对曰:「陈,颛顼之族。〔一〕陈氏得政于齐,乃卒亡。〔二〕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三〕舜重之以明德。至于遂,〔四〕世世守之。及胡公,周赐之姓,〔五〕使祀虞帝。且盛德之后,必百世祀。虞之世未也,其在齐乎?」
〔一〕集解服虔曰:「陈祖虞舜,舜出颛顼,故为颛顼之族。」
〔二〕集解贾逵曰:「物莫能两盛。」
〔三〕集解贾逵曰:「幕,舜后虞思也。至于瞽瞍,无闻违天命以废绝者。」郑众曰:「幕,舜之先也。」骃案国语,贾义为长。索隐按:贾逵以幕为虞思,非也。左传言自幕至瞽瞍,知幕在瞽瞍之前,必非虞思明矣。
〔四〕集解杜预曰:「遂,舜后。盖殷之兴,存舜之后而封遂,言舜德乃至于遂也。」索隐重音持用反。按:杜预以为舜有明德,乃至遂有国,义亦然也。且文云「自幕至瞽瞍,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是言舜有明德为天子也。乃云殷封遂,代守之,亦舜德也。按:系本云「陈,舜后」。宋忠云「虞思之后,箕伯、直柄中衰,殷汤封遂于陈以祀舜」。
〔五〕集解杜预曰:「胡公满,遂之后也。事周武王,赐姓曰妫,封之陈。」
楚灵王灭陈五岁,楚公子弃疾弒灵王代立,是为平王。平王初立,欲得和诸侯,乃求故陈悼太子师之子吴,立为陈侯,是为惠公。惠公立,探续哀公卒时年而为元,空籍五岁矣。〔一〕
〔一〕索隐惠公探取哀公死楚,陈灭之后年为元年,故今空籍五岁矣。一云籍,借也,谓借失国之后年为五年。
十年,陈火。十五年,吴王僚使公子光伐陈,取胡、沈而去〔一〕。二十八年,吴王阖闾与子胥败楚入郢。是年,惠公卒,子怀公柳立。
〔一〕索隐系本云「胡,归姓;沈,姬姓」。沈国在汝南平舆,胡亦在汝南。
怀公元年,吴破楚,在郢,召陈侯。陈侯欲往,大夫曰:「吴新得意;楚王虽亡,与陈有故,不可倍。」怀公乃以疾谢吴。四年,吴复召怀公。怀公恐,如吴。吴怒其前不往,留之,因卒吴。陈乃立怀公之子越,是为愍公。〔一〕
〔一〕索隐按左传,愍公名周,是史官记不同。
愍公六年,孔子适陈。吴王夫差伐陈,取三邑而去。十三年,吴复来伐陈,陈告急楚,楚昭王来救,军于城父,吴师去。是年,楚昭王卒于城父。时孔子在陈。〔一〕十五年,宋灭曹。十六年,吴王夫差伐齐,败之艾陵,使人召陈侯。陈侯恐,如吴。楚伐陈。二十一年,齐田常弒其君简公。二十三年,楚之白公胜杀令尹子西、子綦,袭惠王。叶公攻败白公,白公自杀。
〔一〕索隐按:孔子以鲁定公十四年适陈,当陈愍公之六年,上文说是。此十三年,孔子仍在陈,凡经八年,何其久也?
二十四年,楚惠王复国,以兵北伐,杀陈愍公,遂灭陈而有之。是岁,孔子卒。
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一〕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二〕以奉夏后氏祀。
〔一〕索隐杞,国名也,东楼公号谥也。不名者,史先失耳。宋忠曰「杞,今陈留雍丘县」。故地理志云雍丘县,故杞国,周武王封禹后为东楼公是也。盖周封杞而居雍丘,至春秋时杞已迁东国,故左氏隐四年传云「莒人伐杞,取牟娄」。牟娄,曹东邑也。僖十四年传云「杞迁缘陵」。地理志北海有营陵,淳于公之县。臣瓒云「即春秋缘陵,淳于公所都之邑」。又州,国名,杞后改国曰州而称淳于公,故春秋桓五年经云「州公如曹」,传曰「淳于公如曹」是也。然杞后代又称子者,以微小又僻居东夷,故襄二十九年经称「杞子来盟」,传曰「书曰子,贱之」是也。
〔二〕集解宋忠曰:「杞,今陈留雍丘县也。」
东楼公生西楼公,西楼公生题公,题公生谋〔一〕娶公。〔二〕谋娶公当周厉王时。谋娶公生武公。武公立四十七年卒,子靖公立。靖公二十三年卒,子共公立。共公八年卒,子德公立。〔三〕德公十八年卒,弟桓公姑容立。〔四〕桓公十七年卒,子孝公?〔五〕立。孝公十七年卒,弟文公益姑立。文公十四年卒,弟平公郁〔六〕立。平公十八年卒,子悼公成立。悼公十二年卒,子隐公乞立。七月,隐公弟遂弒隐公自立,是为厘公。厘公十九年卒,子愍公维立。愍公十五年,楚惠王灭陈。十六年,愍公弟阏路弒愍公代立,是为哀公〔七〕。哀公立十年卒,愍公子敕立,〔八〕是为出公。出公十二年卒,子简公春立。立一年,楚惠王之四十四年,灭杞。杞后陈亡三十四年。
〔一〕集解徐广曰:「谋,一作『谟』。」索隐注一作「谍」,音牒。
〔二〕索隐娶音子臾反。
〔三〕集解徐广曰:「世本曰惠公。」索隐系本及谯周并作「惠公」,又云惠公生成公及桓公,是此系家脱成公一代,故云「弟桓公姑容立」,非也。且成公又见春秋经传,故左传庄二十五年云杞成公娶鲁女,有婚姻之好。至僖二十二年卒,始赴而书,左传云成公也,未同盟,故不书名。是杞有成公,必当如谯周所说。
〔四〕集解徐广曰:「世本曰惠公立十八年,生成公及桓公;成公立十八年,桓公立十七年。」
〔五〕索隐音盖。?,名。
〔六〕索隐一作「郁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