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丈,见则天子以不义失国而豪杰起。
狱汉星,〔一〕出正北北方之野。星去地可六丈,大而赤,数动,察之中青。此四野星所出,出非其方,其下有兵,冲不利。
〔一〕集解孟康曰:「青中赤表,下有二彗纵横,亦填星之精。」汉书天文志狱汉一名咸汉。
四填星,所出四隅,去地可四丈。
地维咸光,亦出四隅,去地可三丈,若月始出。所见,下有乱;乱者亡,有德者昌。
烛星,状如太白,〔一〕其出也不行。见则灭。所烛者,城邑乱。
〔一〕集解孟康曰:「星上有三彗上出,亦填星之精。」
如星非星,如云非云,命曰归邪。〔一〕归邪出,必有归国者。
〔一〕集解李奇曰:「邪音蛇。」孟康曰:「星有两赤彗上向,上有盖状如气,下连星。」
星者,金之散气,〔其〕本曰火。〔一〕星众,国吉;少则凶。
〔一〕集解孟康曰:「星,石也。」
汉者,亦金之散气,〔一〕其本曰水。汉,星多,多水,少则旱,〔二〕其大经也。
〔一〕索隐案:水生〔于〕金,散气即水气。河图括地象曰「河精为天汉」也。
〔二〕集解孟康曰:「汉,河汉也。水生于金。多,少,谓汉中星。」
天鼓,有音如雷非雷,音在地而下及地。其所往者,兵发其下。
天狗,状如大奔星,〔一〕有声,其下止地,类狗。所堕及,望之如火光炎炎〔二〕冲天。其下圜如数顷田处,上兑者则有黄色,千里破军杀将。
〔一〕集解孟康曰:「星有尾,旁有短彗,下有如狗形者,亦太白之精。」
〔二〕索隐艳音也。
格泽星〔一〕者,如炎火之状。黄白,起地而上。下大,上兑。其见也,不种而获;不有土功,必有大害。
〔一〕索隐一音鹤铎,又音格宅。格,胡客反。
蚩尤之旗,〔一〕类彗而后曲,象旗。见则王者征伐四方。
〔一〕集解孟康曰:「荧惑之精也。」晋灼曰:「吕氏春秋曰其色黄上白下。」
旬始,出于北斗旁,〔一〕状如雄鸡。其怒,青黑,象伏鳖〔二〕。
〔一〕集解徐广曰:「蚩尤也。旬,一作『营』。」
〔二〕集解李奇曰:「怒当音帑。」晋灼曰:「帑,雌也。或曰怒则色青。」
枉矢,类大流星,蛇行而仓黑,望之如有毛羽然。
长庚,如一匹布着天。〔一〕此星见,兵起。
〔一〕正义着音直略反。
星坠至地,则石也。〔一〕河、济之闲,时有坠星。
〔一〕正义春秋云「星陨如雨」是也。今吴郡西乡见有落星石,其石天下多有也。
天精而见景星。〔一〕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之国。
〔一〕集解孟康曰:「精,明也。有赤方气与青方气相连,赤方中有两黄星,青方中一黄星,凡三星合为景星。」索隐韦昭云「精谓清朗」。汉书作「」,亦作「?」。郭璞注三苍云「?,雨止无云也」。正义景星状如半月,生于晦朔,助月为明。见则人君有德,明圣之庆也。
凡望云气,〔一〕仰而望之,三四百里;平望,在桑榆上,千余(里)二千里;登高而望之,下属地者三千里。云气有兽居上者,胜。〔二〕
〔一〕正义春秋元命包云:「阴阳聚为云气也。」释名云:「云犹云,众盛也。气犹饩然也。有声即无形也。」
〔二〕正义胜音升剩反。云雨气相敌也。兵书云:「云或如雄鸡临城,有城必降。」
自华以南,气下黑上赤。嵩高、三河之郊,气正赤。恒山之北,气下黑下青。勃、碣、海、岱之闲,气皆黑。江、淮之闲,气皆白。
徒气白。土功气黄。车气乍高乍下,往往而聚。骑气卑而布。卒气抟。〔一〕前卑而后高者,疾;前方而后高者,兑;后兑而卑者,却。其气平者其行徐。前高而后卑者,不止而反。气相遇者,〔二〕卑胜高,兑胜方。气来卑而循车通者,〔三〕不过三四日,去之五六里见。气来高七八尺者,不过五六日,去之十余里见。气来高丈余二丈者,不过三四十日,去之五六十里见。
〔一〕集解如淳曰:「抟,专也。或曰抟,徒端反。」
〔二〕索隐遇音偶。汉书作「禺」
〔三〕集解车通,车辙也。避汉武讳,故曰通。
稍云精白者,其将悍,其士怯。其大根而前绝远者,当战。青白,其前低者,战胜;其前赤而仰者,战不胜。阵云如立垣。杼云类杼。〔一〕轴云抟两端兑。杓云〔二〕如绳者,居前亘天,其半半天。其蛪〔三〕者类阙旗故。钩云句曲。〔四〕诸此云见,以五色合占。而泽抟密,〔五〕其见动人,乃有占;兵必起,合斗其直。
〔一〕索隐姚氏案:兵书云「营上云气如织,勿与战也。」
〔二〕索隐杓,刘氏音时酌反。说文音丁了反。许慎注淮南云「杓,引也」。
〔三〕索隐五结反。亦作「蜺」,音同。
〔四〕正义句音古侯反。
〔五〕正义崔豹古今注云:「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蘤之象,故因作华盖也。」京房易(兆)〔飞〕候云:「视四方常有大云,五色具,其下贤人隐也。青云润泽蔽日在西北,为举贤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