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壬子,耕藉田。
  秋七月己卯,百济国遣使朝贡。庚辰,大雨,震万安陵华表。己丑,震慧日寺刹及瓦官寺重门,一女子震死。
  冬十月戊午,司空吴明彻破周将梁士彦于吕梁。
  十二月戊申,东宫成,皇太子移于新宫。
  十年春二月甲子,周军救梁士彦,大败司空吴明彻于吕梁,及将卒皆见囚俘不反。
  三月辛未,震武库。丙子,分命F军以备周。乙酉,大赦。
  夏四月庚戌,诏絓在军者,并赐爵二级。又诏御府堂署所营造,礼乐仪服军器之外,悉皆停息。掖庭常供,王侯妃主诸有奉恤者,并各量减。庚申,大雨雹。
  六月丁酉,周武帝崩。
  闰六月丁卯,大雨,震大皇寺刹、庄严寺露盘、重阳阁东楼、千秋门内槐树及鸿胪府门。
  秋七月戊戌,新罗国遣使朝贡。
  八月戊寅,陨霜杀稻菽。
  九月乙巳,立方明坛于娄湖。戊申,以扬州刺史始兴王叔陵兼王官伯,临盟。甲寅,幸娄湖,临誓F。乙卯,分遣大使以盟誓班下四方,以上下相警。
  冬十月戊子,以尚书左仆射陆缮为尚书仆射。
  十二月乙亥,合州庐江蛮田伯兴出寇枞阳,刺史鲁广达讨平之。 是岁,周宣政元年。
  十一年春正月丁酉,南兖州言龙见。
  二月癸亥,耕藉田。
  秋七月辛卯,初用大货六铢钱。
  八月丁卯,幸大壮观阅武。
  冬十月甲戌,以尚书仆射陆缮为尚书左仆射,以祠部尚书晋安王伯恭为右仆射。十一月辛卯,大赦。戊戌,周将梁士彦围寿阳,克之。辛亥,又克霍州。癸丑,以扬州刺史始兴王叔陵为大都督,总督水步F军。
  十二月乙丑,南、北兖、晋三州及盱眙、山阳、阳平、马头、秦、历阳、沛、北谯、南梁等九郡民并自拔向建邺。周又克谯、北徐二州。自是淮南之地,尽归于周矣。己巳,诏非军国所须,多所减损,归于俭约。
  是岁,周宣帝大象元年。
  十二年夏四月癸亥,尚书左仆射陆缮卒。己卯,大雩。壬午,雨。
  五月癸巳,以尚书右仆射晋安王伯恭为尚书仆射。己酉,周宣帝崩。
  六月壬戌,大风,吹坏锩胖秀恕?
  秋八月己未,周郧州总管司马消难以所统九州八镇之地来降。诏因以消难为大都督,加司空,封随郡公。庚申,诏镇西将军樊毅进督沔、汉诸军事。遣南豫州刺史任忠率F趋历阳,超武将军陈慧纪为前军都督,趋南兖州。戊辰,以司空司马消难为大都督水陆诸军事。庚午,通直散骑常侍淳于陵克临江郡。癸酉,智武将军鲁广达克郭默城。甲戌,大雨霖。丙子,淳于陵克佑州城。
  九月癸未,周临江太守刘显光率F来降。是夜,天东南有声,如风水相激,三夜乃止。丁亥,周将王延贵率F援历阳,任忠击破之,禽延贵等。己酉,周广陵义军主曹药率F来降。
  冬十月癸丑,大雨,震电。
  十二月庚辰,南徐州刺史河东王叔献薨。
  十三年春正月壬午,以中权将军、护军将军鄱阳王伯山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以尚书仆射晋安王伯恭为左仆射,吏部尚书袁宪为右仆射。
  二月乙亥,耕藉田。
  秋九月癸亥夜,大风从西北来,发屋拔树,大雨雹。
  冬十月壬寅,丹丹国遣使朝贡。
  十二月辛巳,彗星见西南。
  是岁,周静帝大定元年,逊位于隋文帝,改元开皇元年。
  十四年春正月己酉,上弗豫。甲寅,崩于宣福殿,时年五十三。遗诏:“凡厥终制,事从省约,金银之饰,不以入圹,明器皆用瓦。以日易月及公除之制,悉依旧准。在位百司,三日一临。四方州镇,五等诸侯,各守所职,并停奔赴。”二月辛卯,群臣上諡曰孝宣皇帝,庙号高宗 。癸巳,葬显宁陵。帝之在田,本有恢弘之度,及居尊位,实允天人之属。于时国步初弭,创痍未复,淮南之地,并入于齐。帝志复旧境,意反侵地,强弱之形,理则县绝,犯斯不韪,适足为禽。及周兵灭齐,乘胜而举,略地还至江际,自此惧矣。既而修饰都城,为扞御之备,获铭云:“二百年后,当有痴人修破吾城者。”时莫测所从云。
  后主讳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宣帝嫡长子也。梁承圣二年十一月戊寅,生于江陵。明年,魏平江陵,宣帝迁于长安,留后主于穰城。天嘉三年,归建邺,立为安成王世子。光大二年,累迁侍中。
  太建元年正月甲午,立为皇太子。十四年正月甲寅,宣帝崩。乙卯,始兴王叔陵构逆伏诛。丁巳,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大赦,在位文武及孝悌力田为父后者,并赐爵一级,孤老鳏寡不能自存者,赐谷人五斛、帛二匹。癸亥,以侍中、丹阳尹、长沙王叔坚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乙丑,尊皇后为皇太后。丁卯,立皇弟叔重为始兴王,奉昭烈王祀。己巳,立妃沈氏为皇后。辛未,立皇弟叔俨为寻阳王,叔慎为岳阳王,叔达为义阳王,叔熊为巴山王,叔虞为武昌王。甲戌,设无碍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