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其节而水溢。母气虚则子气泄也。又曰。五行之气。其一旺者其一衰。故土木之工兴。而金必竭。况一衰而二旺乎。又着答客问一书。其中确时务。亦多可采。是必留心经世者。惜不载其何时何地人。

  朝鲜试文
  马仲履曾见朝鲜试文。其二论。一谓汉高祖置太公于俎上而不顾。而乃为义帝发丧。是岂移孝为忠之道。一谓韩退之不得遂行道之志。故感二鸟而作赋。初非有羡光荣之心。二说皆可味。

  食枣齿黄
  养生论。齿居晋而黄。注不能解近观医说引q斋闲E云。倪彦及宦太原云。土人喜枣。贵贱老少尝置枣于怀袖间。等闲探取食之。缘食枣故齿多黄。叔夜所谓齿居晋而黄是也。吾子行曰。晋人喜食枣。若粤人之啖槟榔。味甘伤脾。故齿黄也。

  文士苦心
  司马长卿作赋。意思萧散。不复与外事相接。沈约有e心之僻。曹植有胃反之论。任末削荆为笔。克树汴为墨。夜依林木。望月映星。左太冲门庭溷厕。皆置笔砚。周大朴作诗。属思不续。坠落坑堑。不觉。朱詹字绞蹈埂1犬而卧。孙敬折柳写经。睡则悬头于梁。郑灼患热。以瓜镇心。便起诵读。崔浩留心经术。至梦与鬼争议。崔融为文。下直马过其门而不觉。孟浩然终日苦吟。眉毫尽去。贾岛马上推敲。误冲京兆节而不知。王摩诘苦吟。至走入醋瓮。是皆文士苦心。犹云夫子发愤忘食之意。至杨子云赋甘泉。研精殚思。梦肠出而z。郭路定旧说。绝于灯下。李广勤学。使心过度。心神辞去而没。郑m依阳道州读书月余。与论国风。m不能往复一辞。遂缢。陶冶性灵。何至以身殉之。风云月露。幻出一座北邙山。诸公直是痴汉。宜乎梅圣俞羡老兵醉卧为快活。老兵不识字为更快活也。

  文公好学
  杨诚斋贻朱晦庵书曰。得书知股肱之疾。移及腹心。是在医法。顾不察耳。脏神不曰。孰使我饥。渴之不恤者。非书耶。孰使我自镂心。椎胸肾者。非书耶。某屡陈囊砚椟笔之方。而以水投石。谂知酷嗜在此。又戏跋晦庵楚词解云。注易笺诗解鲁论。一帆径度浴沂天。无端又被湘累【一作灵】唤。去看西川竞渡船。按传灯录。大耳三藏具他心通。南阳忠国师欲验之。三藏云。国师是大善知识。何得在西川看竞渡。诚斋用此以戏之。

  文信国
  文信国【天祥】既赴义。是日大风扬沙。天地尽晦。咫尺不辨。自后连日阴晦。宫中皆秉烛。t臣入朝。亦列炬前导。世祖悔之。赠公太保中书平章事庐陵郡公。随设坛致祭。丞相孛罗行初奠礼。忽狂[旋地起。吹沙滚石。不能启目。俄卷其神主于空中。隐隐雷鸣如闻怒声。天色愈暗。乃奏改前宋少保右丞相信国公。天复开霁。此事甚奇。见郑龙如偶记。而正史及公集。皆不载。

  谒寿星
  偶记载巴陵老人。年百八十岁。时觞客举乐。毛侍御过其地。闻之。乃屏骑腹邸<阶前数人。皓首苍颜。年可百岁。不知孰为老人也。问之。则皆老人子。老人后出。问客何姓名。侍御云。姓毛名伯温。特来谒寿星耳。老人愕然良久曰。是矣。侍御问所以。老人曰。某幼时遇刘伯温。相言汝当百八十岁。后有客与我同名者来。汝逝不远矣。觞罢客散。老人果沐浴而卒。

  毛老人
  明初朝觐。凡州县老人亦与焉。高皇因问老人曰。朕筑室后湖。藏天下黄册。当作何向。一人曰。当东西相向。早晚日晒。庶无湿润。高皇大喜。问姓名。对曰毛某。高皇赐酒饭。曰。汝言有理。袢晔刂。俾无鼠患。遂引至后湖埋之。故虽有鼠而黄册无恙。弘治间。户部郎中东莞邓琛。尝坐后湖厅事。见一老人揖曰。吾为朝廷守册百四十余年。一册不为鼠伤。未蒙管册诸公只鸡斗酒之赐。恐非所以待有功也。言讫不见。邓具牲醪祀之。后以为常。或曰。老人新会人也。

  忍为通宝
  忍之一字。天下之通宝也。如与人相辩是非。这其间着个忍字。省了多少口舌。如与美女同眠。这其间着个忍字。养了多少精神。如宫室车马衣服。这其间着个忍字。节了多少财物。凡世间种种有为。u动念头。便惺然着忍。如马欲逸。应手加鞭。则省事多矣。但忍中有真丹。又是和之一字。以和运忍。如刀割水。曾无所伤。和者。众人见以为狂风骤雨。我见以为春风和气。众人见以为怒涛。我见以为平地。乃谓之和耳。

  田醉归
  人得优游田r。身心无累。把盏即酣。诚生人之佳趣。高蹈之雅致也。若丰筵礼席。注玉倾银。左顾右_。终日拘挛。惟恐有言语之失。拱揖之。此则所谓囚饮。张亨父泰题田醉归图云。村酒香甜鱼稻肥。几家留醉到斜晖。牧奴拽背黄牛载。儿子旁扶阿父归。鬓短何妨花插帽。身强不厌布为衣。天宽帝力知何有。但觉丰年醒日稀。读之令人有物外想。

  孝童
  樵书。顺治癸巳四月。泰安州守策马泰山下。仰视天岭交气。尺五相悬。忽见一片白云。自山巅e曳而下。中有一人。端然正立。守以为仙也。停骖道左。与从者望云罗拜。飘然坠地。一童子也。总角O兮。翩然如。守惊问之。童曰。儿姓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