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孔归,至而求□。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孔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传。其御曰:“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传,何也”孟孔曰:“夫不忍□,又且忍吾子乎”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曾从子,善相剑者也。卫君怨吴王。曾从子曰:“吴王好剑,臣相剑者也。臣请为吴王相剑,拔而示之,因为君刺之。”卫君曰:“子之为是也,非缘义也,为利也。吴强而富,卫弱而贫。子必往,吾恐子为吴王用之于我也。”乃逐之。

  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盛羹于土□,则必将犀玉之杯;玉杯象箸必不盛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舍茅茨之下,则必锦衣九重,高台广室也。称此以求,则天下不足矣。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之不足也。

  周公旦已胜殷,将攻商盖。辛公甲曰:“大难攻,小易服。不如服众小以劫大。”乃攻九夷而商盖服矣。

  纣为长夜之饮,欢以失日,问其左右,尽不知也。乃使人问箕子。箕子谓其徒曰:“为天下主而一国皆失日,天下其危矣。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吾其危矣。”辞以醉而不知。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屡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陈轸贵于魏王。惠子曰:“必善事左右。夫杨,横树之节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则毋生杨。至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子虽工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从,子必危矣。"

  鲁季孙新弑其君,吴起仕焉。或谓起曰:“夫死者,始死而备,已备而衄,已衄而灰,已灰而土。及其土也,无可为者矣。今季孙乃始血,其毋乃未可知也。”吴起因去之晋。

  隰斯弥见田成子,田成子与登台四望。三面皆畅,南望,隰子家之树蔽之。田成子亦不言。隰子归,使人伐之。斧离数创,隰子止之。其相室曰:“何变之数也”隰子曰:“古者有谚曰:‘知渊中之鱼者不祥。’夫田子将有大事,而我示之知微,我必危矣。不伐树,未有罪也;知人之所不言,其罪大矣。”乃不伐也。

  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卫人嫁其子而教之曰:“必私积聚。为人妇而出,常也;其成居,幸也。”其子因私积聚,其姑以为多私而出之。其子所以反者倍其所以嫁。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而自知其益富。念人臣之处官者,皆是类也。

  鲁丹三说中山之君而不受也,因散五十金事其左右。复见,未语,而君与之食。鲁丹出,而不反舍,遂去中山。其御曰:“反见,乃始善我。何故去之”鲁丹曰:“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未出境,而公子恶之曰:“为赵来间中山。”君因索而罪之。

  田伯鼎好士而存其君,白公好士而乱荆。其好士则同,其所以为则异。公孙友自刖而尊百里,竖刁自宫而谄桓公。其自刑则同,其所以自刑之为则异。慧子曰:“狂者东走,逐者亦东走。其东走则同,其所以东走之为则异。故曰: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

  说林下

  伯乐教二人相□马,相与之简子厩观马。一人举□马。其一人从后而循之,三抚其尻而马不□。此自以为失相。其一人曰:“子非失相也。此其为马也,□肩而肿膝。夫踢马也者,举后而任前,肿膝不可任也,故后不举。子巧于相□马而拙于任肿膝。"夫事有所必归,而以有所肿膝而不任,智者之所独知也。惠子曰:“置狷于柙中,则与豚同。"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

  卫将军文子见曾子,曾子不起而延于坐席,正身于奥。文子谓其御曰:“曾子,愚人也哉!以我为君子也,君子安可毋敬也以我为暴人也,暴人安可侮也曾子不戮,命也”

  鸟有□□者,重首而屈尾,将欲饮于河,则必颠。乃衔其羽而饮之,人之所有饮不足者,不可不索其羽也。

  □似蛇,蚕似□。人见蛇,则惊核;见□,则毛起。渔者持□,妇人拾蚕,利之所在,皆为贲、诸。

  伯乐教其所憎者相千里之马,教其所爱者相驭马。千里之马时一,其利缓;驽马日售,其利急。此《周书□所谓“下言而上用者,惑也。”

  桓赫曰:“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崇候、恶来知不适纣之诛也,而不见武王之灭之也。比干、子胥知其君之必亡也,而不知身之死也。故曰:“崇候、恶来知心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