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心諦聽志心聽受。
  唵 三昧耶 薩怛梵(三遍)
  上來為汝靈類等請佛證明。懺悔罪根。發四弘願。受三歸依戒。其戒具足。各願出輪色身。頓悟法身。業果飜成佛果。三途永脫。六道遠離。了明向上家風。證悟無生法忍。合道場眾俱獲正因。遍法界心同登正覺。
  處世界如虗空  如蓮花不著水  心清淨超於彼  稽首禮無上尊
  

  遣舡文(津送瘟部神)

  仰啟都天聖者瘟部靈通莫不多權。鬼眾盛集。瘟兵受紫微金闕之符。奉太上玉皇之敕。巡遊世界檢察人間。除滅惡心顯揚善事。布威風而瘟風慓慓喜怒片時。扇殺氣而毒氣雄雄昇沉須刻。神通有感。變化無窮。現千種之儀刑。作百般之氣候。逢善男子而合掌擎拳賜祥賜福。遇惡心人而起嗔生怒降禍降災。伏願王乘玉輦神跨珠琮。展紅旗而後擁瘟兵。持白刃而前排猛。將収瘟氣而變瑞氣。攝瘟風而作祥風。依遵我佛遺言。悉赴良宵法會。信士虔誠献上一巡神酒。人間花果表世上之慇懃。法食銀錢展凡情之珍重。献上二巡神酒。凡夫漏滴可量神仙。肉眼愚蒙難期飽滿。献上三巡神酒。一心禱叩。三禮云終。于日即有(某甲)修崇勝會。敷設法筵。特備花船專伸酌送。其舡者良工製造。巧匠嚴裝。鳳舸龍舟。虎頭豹尾。內載千年粮料。外敷萬頃波濤。任意遨遊於四海。從心通達於五湖。留恩賜福而改禍為祥。庇祐埀休而變凶作吉。收瘟攝毒盡上龍舟。動鼓開旗各歸元道。
  (唱)大聖歡喜藏菩薩。
  (偈)五方遊邏鬼王僚  百怪精靈為禍妖  香篆導迎賢孽眾  花舡津送耗神橈  紅旗閃閃隨江浪  畫鼓喧喧趂海潮  聖者収瘟齊攝毒  兒郎撥棹盡逍遙

  高峰龍泉院因師集賢語錄卷之九
  高峰龍泉院因師集賢語錄卷之十

    龍泉院住持小師 如瑛 錄

  諸家伏願門
  祝聖

  璿源衍慶。寶祚延供。黎民永賀於堯年。率土常瞻於舜日。
  又
  皇風蕩蕩。帝道巍巍。萬方歌有永之年。四海祝無疆 之壽。
  又
  大德必得名。大德必得壽。永符地久天長。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幾度河清海晏。
  又
  永馭金輪。常調玉燭。道越三皇之上。功超五帝之前。
  又
  皇帝天齊壽。擅崇高富貴之權。化國日舒長。享安靖和平之福。

  官員

  維石巖巖長翊南山之壽。泰階兩兩永扶北極之尊。更期千歲之神仙。長作三朝之元老。
  又
  步玉登金。秉鈞當軸。輔佐太平天子。鎮安率土民生。
  又
  當軸大臣。親民長吏。為上為德。為下為民。聖眷益隆不替鈞衡之任。璽書頻下佇升樞要之司。
  又
  台星正照。福地彌深。銓臺魁取於高名。吏部榮除於見闕。上慶双親之喜。遠揚三代之名。
  又
  官資日顯。祿位時遷。上答紫皇柬注之恩。下慰蒼生具瞻之意。
  又
  皇恩已沐。使版新登。常為父母於斯民。早作棟梁於上國。
  又
  台星高照。祿位榮遷。仰承聖主之恩。俯慰生民之望。
  又
  壽延有永。福享無窮。紫綬金魚常慶齊眉而不老。青袍木簡佇觀滿目以成行。

  士人

  文星順照。奎宿光臨。白屋奮身見一舉成名之日。青雲闊步正双親未老之時。
  又
  文成七步。學富三冬。桂子秋風行見同聯鶚薦。桃花春浪佇看高躍龍門。
  又
  魁星正照。吉運加臨。胸中富錦綉之文。筆下走龍蛇之字。場屋仗神明之助。姓名標日月之高。
  又
  文高萬丈。筆掃千軍。榮身早掛於藍袍。衣錦增光於梓里。
  又
  嶽瀆鍾靈。魁杓孕秀。今年秋試鶚書早薦於侯邦。來歲春官鴈塔高題於帝里。
  又
  棘闈奏捷。蘭省登名。鵰鶚離風塵振羽翰而奮迅。蛟龍得雲雨露頭角以崢嶸。

  僧

  密傳心印。上續祖燈。俾業障以時消。冀善芽而日長。大作人天耳目。永為佛法棟梁。
  又
  善根增長。魔障消除。願宗說以皆通。種福慧而双足。作法門之領神。為梵剎之紀綱。
  又
  色身堅固。道眼圓明。常結十方歡喜緣。永超萬劫輪廻路。
  又
  慈心海闊。法壽山高。棹般若之舟航。作人天之眼目。
  又
  袈裟之下常修清淨之因。印德之中永荷慈悲之主。宗風益振。戒月增輝。

  道

  道基堅固。觀宇興隆。心傳微妙以自然。意悟玄真而不昧。
  又
  性根清靜。道果圓成。永為苦海之堦梯。常作法門之梁棟。
  又
  玄機頓悟。福德益崇。朝翔鸞鶴而道力清高。夜步斗牛而性天澄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