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於無心三昧。却與前之無心。天地相遼。老胡云。心如墻壁。夫子三月忘味。顏回終日如愚。賈島取捨推敲。此等即是無心之類也。到者裏。能舉所舉。能疑所疑。雙忘雙泯。無無亦無。香嚴聞聲。靈雲見色。玄沙[祝/土]指。長慶卷簾。莫不皆由此無心而悟也。到者裏。設有毫氂待悟心生。纖塵精進念起。即是偷心未息。能所未忘。此之一病。悉是障道之端也。若要契悟真空。親到古人地位。必須真正至於無心三昧始得。然此無心。汝譬頗明。吾復以偈證之。不得者箇。爭得那箇。既得那箇。忘却者箇。然雖如是。更須知道。者箇那箇總是假。箇的的真底聻。咄。陽燄空華。

  通仰山老和尚疑嗣書

  昔年敗闕。親曾剖露師前。今日重疑。不免從頭拈出。某甲十五歲出家。十六為僧。十八習教。二十更衣。入淨慈。立三年死限。學禪請益。斷橋和尚。令參箇生從何來。死從何去。意分兩路。心不歸一。又不曾得他說做工夫處分曉。看看擔閣。一年有餘。每日只如箇迷路人相似。那時因被三年限逼。正在煩惱中。忽見台州淨兄。說雪巖和尚當問你做工夫。何不去一轉。於是欣然懷香。詣北磵塔頭請益。方問訊插香。被一頓痛拳打出。即關却門。一路垂淚。回至僧堂。次日粥罷。復上始得親近。即問已前做處。某甲一一供吐。當下便得勦除日前所積之病。却令看箇無字。從頭開發做工夫一遍。如暗得燈。如懸得救。自此方解用工處。又令日日上來一轉。要見用工次第。如人行路。日日要見工程。不可今日也恁麼。明日也恁麼。每日纔見入來。便問今日工夫如何。因見說得有緒。後竟不問做處。一入門便問。阿誰與你拖者死屍來。聲未絕。便以痛拳打出。每日但只恁麼問。恁麼打。正被逼拶。有些涯際。值老和尚赴南明請。臨行囑云。我去入院了。却令人來取你。後竟絕消息。即與常州澤兄。結伴同往。至王家橋俗親處。整頓行裝。不期俗親。念某甲等年幼。又不曾涉途。行李度牒。總被收却。時二月初。諸方掛搭皆不可討。不免挑包上徑山。二月半歸堂。忽於次月十六夜。夢中忽憶斷橋和尚堂中所舉。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話。自此疑情頓發。打成一片。直得東西不辨。寢食俱忘。至第六日辰巳間。在廊下行。見眾僧堂內出。不覺輥於隊中。至三塔閣上諷經。擡頭忽覩五祖演和尚真贊。末後兩句云。百年三萬六千朝。返覆元來是這漢。日前被老和尚所問。拖死屍句子。驀然打破。直得魂飛膽喪。絕後再甦。何啻如放下百二十斤擔子。乃是辛酉三月廿二。少林忌日也。其年恰廿四歲。滿三年限。便欲造南明求決。那堪逼夏。諸鄉人亦不容。直至解夏。方到南明。納一場敗闕。室中雖則累蒙煅煉。明得公案。亦不受人瞞。及乎開口。心下又覺得渾了。於日用中尚不得自由。如欠人債相似。正欲在彼終身侍奉。不料同行澤兄。有他山之行。遽違座下。至乙丑年。老和尚在道場。作掛牌時。又得依附隨侍。赴天寧中間。因被詰問。日間浩浩時。還作得主麼。答云。作得主。又問。睡夢中作得主麼。答云。作得主。又問。正睡著時。無夢無想。無見無聞。主在甚麼處。到者裏。直得無言可對。無理可伸。和尚却囑云。從今日去。也不要你學佛學法。也不要你窮古窮今。但只飢來喫飯。困來打眠。纔眠覺來。却抖擻精神。我者一覺。主人公畢竟在甚處安身立命。雖信得及遵守此語。柰資質遲鈍。轉見難明。遂有龍鬚之行。即自誓云。[拚-ㄙ+ㄊ]一生做箇癡獃漢。定要見者一著子明白。經及五年。一日寓庵宿。睡覺正疑此事。忽同宿道友推枕子墮地作聲。驀然打破疑團。如在網羅中跳出。追憶日前所疑。佛祖誵訛公案。古今差別因緣。恰如泗州見大聖。遠客還故鄉。元來只是舊時人。不改舊時行履處。自此安邦定國。天下太平。一念無為。十方坐斷。如上所供。並是詣實。伏望尊慈。特垂詳覽。

  室中三關

  杲日當空。無所不照。因甚被片雲遮却。
  人人有箇影子。寸步不離。因甚踏不著。
  盡大地是箇火坑。得何三昧。不被燒却。

  高峰禪要(終)


  上以延弘 國祚。下以普濟含靈。
  皇明隆慶四年。庚午之春。有一道人慧澄等。欲廣禪要之傳。以惠後學。募緣鋟梓。流布萬歲。烏非深有慕於佛祖之風者。其能若是乎。後之有志學者。覽斯禪詮。而頓發心華。則其教化之功德。何可勝數哉。
  大施主金達未兩主 供養大施主信俊 布施。
  大施主鄭終必兩主 施主金末祥兩主 化士印珠。
  無等山安心寺開刊 校正大選雪訔。
  又一本卷末(天明癸卯偶覽朝鮮板本校正)。
  上以延弘 國祚下以普濟含靈。
  皇明嘉靖大歲己亥之春有一道人靈祉者欲廣禪要之傳以惠後學(乃至)何可勝數哉。
  施主性修 衍熈 學通 坦器 信还 鐵牛 曹哲金 趙元。
  刻手秩敬希信崇 惠聰 炊飯 戒澄。
  智異山南臺庵開板以傳神興寺幹善道人靈祉校正靈觀   性牛。
  金義忠兩主徐貴進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