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老子。實無一法可得。唯是主丈子。却得無量甚深法要。自此各分其宗。各列其派。東西繩繩。無有間斷。釋迦老子則且置。主丈子。當時所得。畢竟是何法要。(卓一下云)遶溪今歲柳。傍竹去年梅。
  上堂。舉德山到溈山。挾袱子。於法堂上。從東過西。從西過東。顧視云無無。便出。至門首却云。也不得草草。便具威儀。再入相見。溈山坐次。德山提起坐具云。和尚。溈山擬取拂子。德山便喝。拂袖而出。背却法堂。著草鞋去。溈山至晚。乃問首座。適來新到。在什麼處。座云。當時背却法堂。著草鞋去了也。山云。此子已後。向孤峰頂上。盤結草菴。呵佛罵祖去在。
  師頌云。霜蹄一躍趂春風。看盡深紅及淺紅。鞭影未搖歸路活。杜鵑聲在夕陽中。
  上堂。四月十五。天下叢林。例皆禁足。唯我天童門下。非但禁足。更要諸人。於長夏之中。各各禁口。第一不得說禪說道。說玄說妙。說向上向下。全提半提。唯恐聽事不真者。把作佛法商量。第二不得說張三胡李四黑。昨日雨今日晴。東家杓柄長。西家杓柄短。唯恐聽事不真者。把作世諦流布事。須一箇箇。唇邊白醭。舌上生苔。逗到七月十五。從頭驗過。若果依吾禁制者。三十痛棒。一棒也不饒。且道賞伊罰伊。山僧與麼道。也是蕭何制律。
  端午上堂。兼謝張寺丞。大千總是神仙藥。(竪拂子云)此藥無多靈驗多。七佛之師雖解用。難醫無病老維摩。
  雪竇仗錫黎州岳林回禮歸上堂。(拈主丈。召大眾云)山僧昨日。往諸山報謁。於中途有四件事。全得主丈子氣力。且道是那箇四件事。劃斷一千丈雪。衝開二十里雲。二百七十峰巒。次第掀翻。千百億身彌勒。等閑勘破。今日歸來。陞堂舉似。也要諸人共知。知則知了。只如前三件事。則且置。且乃裏是勘破彌勒處。(卓一下云)十分憨抹撻。半是掣風顛慶新法堂。兼謝施錢運力兄弟。上堂。今朝六月半。目前事仍舊觀。於謂此大樓閣。此大法堂。此大寶座。至於花縵瓔珞。幢幡寶盖。種種[米*壯]嚴。種種寶器。悉皆仍舊。唯是法王所說法要。却不可只仍舊去事。須一句句斬新。脫略古人坯模。不落今時窠臼。然後可以活一切人眼目。所以山僧夜來。展轉反覆。搜剔枯腸。逗到天明。欲覓斬新一句。以謝諸人。竟不能得。及乎入此閣。陞此堂。據此座。三通皷罷。大眾雲臻。於不思量計較中。忽然得箇新意。新而又新。雖然只在目前。要且釋迦不知處。達磨亦難明。且道在什麼處。(以拂子指屋角云)聻上堂。謝監收。支大廈。非一木之能。濟巨川。非一人之力。西天四七。唐土二三。盡天下老和尚。競頭出世。或隱或顯。或抑或揚。或正路上行。或草窠裏走。畢竟成得什麼邊。(驀拈主丈。卓一下云)有煩道用解夏小參。鱗潛深澗。偏引鈎絲。璞隱危岑。必招鎚鑿。只據平常行履。自然無往不通。魔宮虎穴。處處安居。帶鎻擔枷。時時自恣。渭水免白頭之客。楚城無刖足之人。日從西去又東昇。涼既生時炎不作。天童與麼告報。諸人與麼承當。莫有旁不甘底麼。(驀拈主丈。卓一下云)一聲烟渚笛。驚起暮天鴻舉。世尊陞座。默然而坐。阿難白槌云。請世尊說法。世尊云。會中有二比丘。犯律行。我故不說法。阿難以他心通。觀是比丘。遂乃遣出。世尊還復默然。阿難又白。適來為二比丘犯律行。是二比丘已遣出。世尊何不說法。世尊云。吾誓不與二乘聲聞人說法。便下座。
  師拈云。二比丘殺人可恕。老瞿曇無禮難容。山僧日來。事緒頗繁。即今連阿難。併送前後堂首座。限一日從公結斷。
  上堂。謝首座秉拂。都寺冬齋。召大眾云。山僧老不以筋力為能。所以尋常。不曾胡亂拈掇古人閑家潑具。而況役役土木。權攝兩山。奔馳不暇。更何暇及此耶。近覺精神稍健。事緒頗省。遂將諸經論中。誵訛差別語句。從上一千七百則機緣。乃至佛祖未生已前。長長一段公案。略據管見。從頭頌出。著語批判。一時了畢。然則不欲蘊在胸襟。擬對人天眾前。盡情吐露。以謝兩堂首座。前日為眾秉拂。及都寺冬齋。汝等諸人。第一不得生猒倦之心。直須硬著脚頭。子細聽取。(遂咳[口*敕]一聲)下座再權育王上堂。(拈主丈。顧視云)吽吽。這些業種自何來。雖不同門共一家。連累山僧至今日。一重枷上又添枷。雖然。也有雪屈處在。且道甚處雪屈。(靠主丈云)下座。巡堂喫茶。
  在育王。啟天基節上堂。八吉祥門。(拈主丈。卓一下云)無如此門最吉祥。六殊勝處。(又卓一下云)無如此處最殊勝。一處殊勝。則百千萬億處。處處殊勝。一門吉祥。則百千萬億門。門門吉祥。若入得此門。安住此處。則自然身放吉祥光。舌談殊勝事。可以祝堯年之永久。可以資舜化之無窮。(舉起主丈云)即今吉祥光已現。且殊勝事。作麼生談。(卓一下云)鄮峰高聳碧如藍。
  上堂。舉僧為同安和尚煎茶。安云。甌烹綠茗。爐爇白檀。足可以話道周圓。僧云。更請一甌茶。安云。井底求魚。山上求螺。豈非愚哉。僧叉手近前。安云。何不道取。僧以目視之。安云。卦是天門。筭來五兆。僧禮拜。安云俊哉。
  師拈云。前面道愚哉。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