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聖人本無常心。眾生本無常習。是以蚖蛇蝮蝎。無非大士之分身。菩薩如來。無非眾生之本色。聖人若有常心。何殊木石。眾生若有常習。則佛祖永無相續。是故觀音神頭鬼臉。凡形聖容。百千方便。泛用隨宜。一一皆菩薩悲田所出。譬夫片月在空。影臨萬水。豈思量分別可測哉。悟此則菩薩隨處出現矣。
  俗諦中人。入吾法中。如人溺大海。露髮髻子。善知識提擕。如援髮髻子相似。須自家盡命掙著。不然是自要沈沒。千佛出世。也難救取(示眾)。
  我聞如來。三十二相。凡一一福。皆自受用。惟白毫相光。此福不受。慈惠兒孫享用無盡。是故檀越滴水根線。臨當受時。觀此白毫圓照法界。無論聖凡。影現光中。由是施者。及其受者。俱現光內。了無能所。三輪體空。不昧物我。如是作觀。一切有為。皆成無為(受白衲禮佛)。
  夫佛法本平常。而世以奇特求之。故往往不得佛心也。故曰平常心是道。此平常心。凡有血氣之屬。皆本有之。豈待佛菩薩傳而後有哉。若必待佛菩薩傳而後有。則世人日用。境緣逆順。好惡多端。以非為是。以是為非。熾然而分別不歇者。此又何心哉。此即平常心也。但眾生不善用之。而現三毒奇險之心也。如善用之。則眾生三毒奇險之心。即是諸佛平常之心也。雖然眾生奇險習熟。脫聞平常心是道之說。自然承當不下。葢其平常習生故也。是故必須待佛菩薩。以寶几珍御之風。鼓吹而化其下劣之心。則荷擔之心生矣。此一心生。又追惟往時下劣之心。鄙而惡之。於平常心。則生大驚異。以為聞所未聞。得所未得。故沒量大人。知其如此。復以狸奴白牯之風。鼓吹而化其驚異之心。至此則聖凡情盡。平常心開。開而用之。謂之大機。機之為言。葢取照不昧用。用不昧照耳。夫照不昧用。則謂之真照。用不昧照。則謂之大用。故臨濟曰。沿流不止問如何。真照無邊說似他。離相離名人不稟。吹毛用了急須磨。吹毛用了急須磨者。變而不窮之謂也。
  一微涉動。則吉凶橫生。能洞照微先。則禍福爆落。但眾生迷染成性。卒難回機。機苟能回。習染漸釋。如習染終不能解。則過現諸佛又從何來。過現聖人得道有據。則習染雖久。必有除因。知有除因。而甘隨習染者。此一種人。自有閻羅老子。不放過渠在。不勞旁人。代渠擔憂。葢此一微。不出四運。故以四運觀之。微本不有。何況有動。何謂四運。未微。欲微。正微。微已。是也。一微若實有者。豈假四運而名微哉。雖然四運觀微。微實不有。則涉動之時。於可意境。便覺懽悅。於不可意境。便不耐煩。此懽喜與不耐煩。果體四運而觀。有此兩者。果不能觀。有此兩者。如果體而觀。有此兩者。是兩者習熟。此觀習生故也。如此觀力強。兩者力弱。則得力不得力。觀者自知勝負。故曰。解不難而行難。行不難而克終難。克終不難而忘又難。故惟忘而能用者。則觸途成觀矣。又道前道中道後。有兩順一逆。真妄工夫。不可不知者。何謂妄順。清淨本然。而忽生山河大地是。何謂妙順。泝而上之。緣情復性是。何謂逆。性復而悲同體。駕慈航而拯濟萬有是。此兩順一逆。東方出聖人。西方出聖人。上古出聖人。現在出聖人。倘滅視而不信者。皆天魔外道。非聖人也。
  夫業未嘗不真。心亦未嘗不真。業之真即心之真。心之真即業之真。真外無業與心。心業之外。亦無有真。即此觀之。一切眾生於顛倒七趣之中。本皆現證者也。以眾生日用而不知。於現證中橫生分別。故現證者。日用而不知也。殊不知於日用不知之中。實未嘗不現證者矣。如心不知身。則身本法身。身不知心。心即本智。法身如鏡。本智如光。光依鏡有。光還照鏡。本無所能。何事非真。今有人謂心不知業。則業無待。業不知心。則心亦無待。便謂罪福皆空。我不可得。殊不知罪福皆空。待罪福未空者之影耳。我不可得。亦待我必可得之影耳。是皆嗜欲情熟。研真理生。說時似悟。對境還迷者也。如法華之妙法。法即一切萬法。妙即了達萬法之外。初無別真。故曰借婆衫子拜婆年。又曰。妄想無性。將甚知業。業亦無性。將甚知心。心不知業。能存而無我。業不知心。所存而本虗。無我而虗所能不昧。知而能行。日用無生。知而不能行。日用愛憎。日用無生。陰陽雖巧。不得加陶鑄之功於我矣。日用愛憎。根境雖無性。則無往而不搖我精。精搖則六合。六合則一失。一失則頭迷。頭迷則心粗。故曰。心粗亂撞頭。又仲尼心不死。日用自然活。顏回心死活不得故。便不能不言而信。不比而周。無器而民蹈乎前。葢回日用之際。回必知民。民亦知回。以兩相知故。能所橫生。活者死矣。故曰。有我我在天地中。無我天地在我中。
  我乃生於可欲。故有欲者。不能不生。生既生矣。不能不死。天下有欲長生者。端以生為福。死為禍。故曰禍福莫烈於死生。葢不知功德天。與黑暗女。我能一心不生。彼將不待遣而俱逃矣。然後同天下吉凶。而吉凶莫能累也。如是者謂之正因。反是者謂之邪因。又橫計心外有法。不能會萬物歸己謂之外道。以此觀之。外心則無生。無生則無滅。如生生滅滅。動動靜靜。通通塞塞。恬恬變變。離離合合。暗暗明明。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