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此。然此字之義。一切人天魔外。皆不能知。唯洞悟自心。於一切佛經通達無礙者。乃知此義也。由此觀之。則此字是一切諸佛綱宗也。苟非佛之真子。決不識此字義。如汾陽黃犢偈。雲岩寶鏡三昧。臨濟三玄三要。與夫四賓主句。皆此字之訓詁也。邇來大人不出。典刑誰舉。此所以佛祖之綱宗。本具在而不知耳。其不知者。果不能知耶。特其不畏生死之苦耳。如其果知生死可畏。唯佛祖典刑是究。則知見漸開。信力漸充。疑情漸破。而佛祖之綱宗。舉著便知矣。既知之。則於一切古德防閑魔外之具。即能舉而行之矣。豈唯知之而已哉。
  夫眾生所以不得道者。別無他障。不過未悟現前日用。能分別好惡之心。是前塵影子。認為本來人。此認一錯。則千錯萬錯。淪墜長劫。皆自此起也。故長沙岑曰。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如快性丈夫。窮此識神。為緣境而有耶。為不緣境而有耶。緣境而有。則此識神本自無體。不緣境而有。則此識神境未觸時。本無窠臼。而棱嚴會上佛曰。一切眾生。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棱嚴常住真心。即此本無窠臼者是。棱嚴用字。即此認字。是然棱嚴即龍樹四性。開而為七處。徵窮阿難。而阿難雖經七處窮討其攀緣之心。必無所在。而阿難猶認能推窮者為心。故如來咄曰。此非汝心。前塵相想。佛可謂老婆心徹底矣。然阿難執恡相想。尚不肯舍。至於如來飛光左右。輪掌開合。種種方便。開曉阿難。以為手有開合。見無開合。頭有動靜。見無動靜。此非即客而辨主乎。客譬開合動靜。見譬亭主。燦如黑白。而阿難猶未敢認亭主為主人。確計過客是主翁。是以如來假匿王觀河之見。本無童髦。旁啟阿難。既而阿難至於認見為物。如來以為阿難見精既同於物。則如來見精亦物矣。如來見精既同於物。則阿難可見如來之見矣。故曰。若同見者。名為見吾。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此如來以離物獨立之見。示阿難悟入。而阿難似未承當。故如來又曰。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蓋不見之相。無待而獨立者也。縱如來五眼。且不能窺覿。況阿難乎。故曰。吾見既非是物。汝見亦非是物。此離物之見。非汝而誰。又見若同物。汝既見物。物亦應見汝。果如是。則物我襍亂。并諸世閒不成安立。此如來宛轉。預塞阿難轉計之路。使其情枯智訖。攀緣心歇。則即物無累之見。逈然現前矣。豈阿難果有如許轉計者哉。偈曰。攀緣心歇。見精現前。一肩擔荷。豈有中邊。用處本空。何須離根。根雖不離。用合本源。寄根明發。如來自說。寄非常住。即根解脫。根脫塵離。圓明了知。舉心動念。照鏡頭迷。
  娑婆。此言堪忍。蓋此界眾生。於八萬四千煩惱。一一堪忍於心。吝而不肯洗除故也。若大心凡夫。頓了八萬四千煩惱。皆無自性。則八萬四千煩惱。不名煩惱。而名八萬四千三昧矣。於諸三昧。亦能堪忍於心。則名菩薩。不名眾生。如但堪忍煩惱。不能堪忍三昧。則名眾生。不名菩薩也。即此觀之。菩薩眾生。初無常位。苟達煩惱無性。則眾生不異菩薩。於無性中橫起無明。則菩薩不異眾生。古德有言。菩薩眾生。本唯一心。心迷則法法皆迷。心了則法法皆了。了則物我無差。迷則是非橫起。且道如何是了的樣子。於逆境中能作歡喜想。於順境中能作煩惱想。此想成熟。則逆順死生之機。在我而不在造物矣。
  夫瑜伽之秘密。與西天初祖教外別傳之秘密。大有不同。而瑜伽之秘密。惟佛與佛乃能知之。若教外別傳之秘密。無論凡小。或因拈花而領悟。或因棒喝而明心。而悟入境界。斷非未悟之人所能測知。故名秘密。予以是知瑜伽之秘密。在佛則顯。在凡則密。惟教外別傳之秘密。在凡則顯。在佛則密。何以故。蓋教外別傳之宗。不惟不拘凡小。即販夫竈婦。一悟其宗。便解橫拈竪弄。大震鼻祖之風。若江陵賣米餅漢。及凌行婆等。所謂教外別傳之秘密。在此等人分上。謂之直顯則可。謂之秘密。則不免惹他鼻笑有分在。故曰。如來禪許師兄會。祖師禪則恐未夢見在。予故曰。瑜伽秘密。在佛則顯。禪宗秘密。在佛則密。此兩種秘密。苟非宗教精深者。決不可鹵莽舉似。有招罪咎。
  肇論總有四篇。本無則直示無生之體。不遷。即示物外無真。般若無知。則無所不知。無所不知。所以知無知也。不真空。則無物不真。無物不真。物果真有哉。涅槃無名。所以即名本無名也。然四論分門。交相發光。照我日用逆順之衝。愛憎之口。可意則心竅發悅。不可意則毛孔生烟。故曰。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然此障。謂從境生耶。謂從心生耶。若從境生。境本無知。安能生障。若從心生。境若不觸。心非有障。推之於境。境生無理。推之於心。心生無理。心境既皆無理。凡謂從境生障。從心生障。從非心非境生障。此皆情之橫計。非達理之見也。故讀此論者。由讀而誦。由誦而持。持則精。精則入神。入神。則根境若片雪之投紅爐。我欲不化。安可得哉。果能至此。方不負立言之心。授言之慈也。然後本無即不遷。不遷即般若無知。般若無知即不真空。不真空即涅般無名。涅槃無名。即不真空。不真空。即般若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