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示。師云。放山僧一線道。與闍梨葛藤。進云。專為流通也。師云。一片白雲橫世界。箇中誰是出頭人。
  問。如何是佛。師云。水出高源。
  問。如何是南源境。師云。黃河九曲水出崑崙。進云。如何是境中人。師云。隨流人不顧。斫手望扶桑。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云。洞庭湖裏浪滔天。
  師云。更有問話者麼。有即出來。諸供養中。法供養為最。還有麼。若無。不可強生節目也。但某匪是當人。濫居祖列。此日何沐員外。時垂朝騎。遠屇山門。至於多感在會司空檀越及諸信士。夙承佛記。方乃如斯。同心竭力。建立法幢。所以道。佛法委付王臣有力檀越。若非此人。不能建立。諸院山主長老和尚。本院前後知事。並願同垂般若之舟。共到菩提之岸。且問諸人。還識得岸也未。若識得去。天上人間縱橫自在。若不識。山僧今日被你諸人勘破。久立珍重。
  上堂云。雲收霧卷。杲日當空。不落明暗。如何通信。
  時有僧問。如何是異類中人。師云。頭長脚短。進云。與麼則謝師指示。師云。半幅全封。進云。直與麼去也。師云。闍梨鼻孔。為什麼在山僧手裏。僧無語。師便打。
  問。久為流浪途中客。乞師方便指歸源。師云。飢餐渴飲。進云。與麼則因師得契如如理。十載徒勞了色空。師云。晝行三千。夜行八百。
  問。山深覓不得時如何。師云。口能招禍。
  問。東湧西沒時如何。師云。尋。
  問。夜靜獨行時如何。師云。三把茅。
  問。寶劒未出匣時如何。師云。響。進云。出匣後如何。師噓一聲。
  問。閑中取靜時如何。師云。頭枕布袋。
  問。如何是佛。師云。蓮華捧足。師乃竪起拄杖云。過去諸佛。現在諸佛。未來諸佛。西天二十八祖。唐土六祖。天下老和尚。總變成南源拄杖去也。你等諸人。向什麼處。安身立命。看看拄杖子。穿過你等諸人髑髏裏去也。還有識痛痒者麼。有。試出來對眾[跳-兆+孛]跳看。若無。南源今日失利。喝一喝。卓拄杖。下座。
  師到崇勝。眾請陞座。師乃云。者裏是崇勝法堂。不可向者裏說佛說法去也。雖然如是。官不容針。私通車馬。與麼道。大似擔水河頭賣。眾中還有人點撿得出麼。試出來點撿看。有麼有麼。
  時有僧問。諸法已聞今日演。請師直下指歸源。師云。天不高地不遠。進云。與麼則孤峯出群嶽。萬里百花新。師云。不是擲鈎客。徒勞到海壖。
  問。昔日靈山分半座。二師相見意如何。師云。來風可鑑。進云。大眾側聆。學人禮拜去也。師云。靈利人難得。
  問。如何是古佛家風。師云。銀蟾初出海。何處不分明。進云。還許學人請益也無。師云。大海無邊際。不宿水雲人。
  問。如何是不動尊。師云。提不起。進云。與麼則大眾攢眉去也。師云。有什麼交涉。
  問。海上雲遊時如何。師云苦。
  師乃云。若向言中取則。埋沒宗風。直饒句下精通。敢保此人未悟。所以道。山青水綠。雀噪鵶鳴。萬派同源。海雲自異。未來諸佛。口似燈籠。過去諸佛。應病施方。現在諸佛。隨坑落壍。不落聖凡一句作麼生道。良久云。矢上更加尖。下座。
  師到仰山。眾請陞座。師乃云。寶鏡當臺。森羅自現。太阿在手。煞活臨時。且道。還有該不著者麼。有即倒道將一句來。如無。初心後學。有疑請問。時有僧問。知師久臥深潭裏。大仰陞堂事若何。師云。雨來山色暗。雲出洞中明。進云。學人不會。特伸請益。師云。拈取簸箕別處舂。僧無語。師云。弄潮須是弄潮人。
  有行者問。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未審此意如何。師云。一場懡[怡-台+羅]。進云。只如大通智勝佛又如何。師云。八十翁翁若少年。進云。學人耳順之年。乞師再垂方便。師云。眾人仗事。
  師乃云。馬大師即心即佛。當人未悟。盤山非心非佛。只成戲論之談。雪嶺輥毬。誑諕小兒之作。雲門顧鑑。笑煞傍觀。少室自傷。一場大錯。德山入門便棒。未遇奇人。臨濟入門便喝。太煞輕薄。黃梅呈頌。人我未忘。更言祖祖相傳。遞相誹謗。到者裏。須是箇人始得。所以道。鷹生鷹子。鶻生鶻兒。然雖如此。也是鞏縣茶鉼。乃彈指一下。下座。
  上堂。僧問。油盡燈滅時如何。師云。養子不及父。
  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云。堆堆地。進云。見後如何。師云。堆堆地。
  問。如何是和尚受用處。師云。困。僧擬進語。師便打。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云。有錫降龍虎。進云。忽遇上上人來又如何。師云。無心伏鬼神。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云。侯伯乘鞍馬。村翁刺杖行。
  問。失前忘後時如何。師云。不。
  問。一得永得時如何。師云。抱石投河。
  問。學人仗鏌鎁劒。取師頭時如何。師云。斬取去。僧擬開口。師便打。
  問。如何是南源狗。師云觜。
  師乃云。一切諸佛。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乃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