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石田法薰禪師語錄
 (門人)了覺.師坦 等編


  石田和尚。入破菴室。乳水相投。認取祖翁遺下一片荒田。隨水牯牛。牽犁拽杷。是菑是穫。普為一切。傾出所儲。作大受用。五處法會。雲集展鉢。隨其福力。各使屬厭。至若談笑起癈支傾。莫非遊戲如幻三昧。世緣欲辨。退藏於密。不知三月十五之最後垂誨。但得本莫愁末一句子公案。已是合殺了也。諸仁者。於此薦得。方知這老漢。淵默雷聲。元有不死者在。淳祐六年九月廿日。滄洲子程公許。敬書于玉堂直廬。



  高峯小寺。石田最初說法所也。有單丁晝乞村落之風。開爐日。欲聚泥人聽法。泥人亦不可得。時高源無淮。即菴中嵒照。與余偕至。石田上堂。咲視云。些子死柴頭上火。大家著力試吹看。其孤寂中。詞氣若此。未久遷楓林。拈古。有黃龍易看頭面。難見心肝等語。雲巢稱之。痴絕笔之。淛翁亦曰。老僧只得避路。及入圓悟關則曰。雖是舊時車子。山僧也要橫推。後二十年南北兩山凡提唱。或平實嶮絕處。左轉右轉。皆生機活路。未易殫舉。姑以親所聞見者書之。若謂余鄉情未忘。請看是錄。淳祐丁未結制日。心月敬書。

  石田和尚語錄目次

  序卷第一
  平江府高峯禪院語錄  平江府楓橋普明禪寺語錄  建康府蔣山太平興國禪寺語錄

卷第二
  臨安府淨慈報恩光孝禪寺語錄  臨安府景德靈隱禪寺語錄  請因緣普說  拈古

卷第三
  小參  法語

卷第四
  讚佛祖  偈頌  小佛事  行狀  祭文  跋
  

  石田和尚語錄卷第一
  石田和尚初住平江府高峯禪院語錄

    住隆興府龍泉資福禪寺門人師坦等編
  師。於嘉定七年閏玖月二十二日。入院。
  指三門云。此大解脫門。窮劫已來。與諸人同出同入。今日因甚麼。翻成特他。良久云。只恐諸人忘却。
  佛殿。燒香云。雲門一棒。高峰三拜。一家不知一家。各自保守疆界。
  踞方丈云。高峰方丈。內外皆空。垂鈎四海。只鈎獰龍。
  拈帖云。衲僧公驗。突出難辨。手眼通身。只得一半。且道。更有一半。在什麼處。却請維那注破。
  入院上堂云。諸佛未出世。人人鼻孔遼天。出世後。香無消息。薰上座。今日打破面皮。人這門戶。別也旡他。只要盡大地人。箇箇知得。鼻孔元在面皮上。恁麼告報。諸人還甘麼。若也甘去。未必善因而招惡果。若也不甘。爭奈車不橫推。理無曲斷。眾中。莫有道得接手句底麼。若無。新長老失利。(謝詞不錄) 復舉。大慈寰中和尚示眾云。老僧不解答話。只是識病。時有僧出。大慈便歸方丈。
  師拈云。用向上爪牙。應向上時節。則不無大慈。點撿將來。只解答話。未識病在。且道。誵訛在什麼處。喝一喝。下座。
  上堂。舉魯祖見僧來。便面壁。
  師拈云。魯祖一旦垂慈。不知筋骨太露。高峰見僧來和南問訊。寒則言寒。熱則言熱。終不敢錯誤他一絲毫。何故。彼此出家兒。
  散聖節上堂。有大聖人。出現世間。不言而化。無為而治。節逢瑞慶。萬國歡聲。金輪永御三千界。玉葉長敷億萬春。
  冬節上堂。晷運推移。日南長至。佛法世法。因行掉臂。高峰更囑諸人。第一莫眠冷地。

  住平江府楓橋普明禪寺語錄

    嗣法門人 師坦 等編
  師。於嘉定八年正月二十一日入院。上堂云。瞿曇拈花。達磨面壁。暗中書字。文彩已彰。迦葉破顏微笑。神光斷臂安心。作業相似。來生我家。自此遞代相承。虗空釘橛。天下藂林浩浩地。皆言。我繼紹黃頭碧眼。各逞己能。亂呈懵袋。殊不知。雕砂無鏤玉之談。結草乖道人之意。薰上座。雖則伎倆全無。終不作這般見解。既不作這般見解。畢竟如何施設。卓拄杖一下云。慣從五鳳樓前過。手握金鞭賀太平(敘謝不錄)復華僧問百丈。如何是奇特事。丈云。獨坐大雄峯。僧禮拜。丈便打。
  師拈云。一問一答。拈向一邊。若不是百丈老漢。幾乎腦門著地。今日若有問新楓橋如何是奇特事。只向他道。春日晴。黃鶯鳴。
  佛涅槃上堂。仲春月望。瞿曇涅槃。波旬雙手舞。迦葉兩眉攢。冷地看來。總是閑月華。夜夜照長安。喝一喝。
  上堂。金佛不度爐。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且道。真佛畢竟在什麼處。只知事逐眼前過。不覺老從頭上來。
  上堂。一徑直。二周遮。衲僧會得。萬別千差。庭前閑放目。春盡尚餘花。老胡不合過流沙。
  浴佛上堂。昔日。藥山與遵布衲。在殿上浴佛。藥山問遵云。汝只浴得這箇。且不浴得那箇。遵云。把將那箇來。藥山休去。大眾。藥山與遵布衲。一往一來。大似勞而無功。然雖恁麼。藥山休去。多少人作休去會。且不作休去會。畢竟如何會。下座。同到殿上。為諸人說破。
  端午上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