虗空悉皆銷隕。又安有山河大地自己身心哉。老僧今日不免依教申明。從權辯惑。聊打者箇葛藤。若鼓山杜蠻禪則不然。也不論山河大地。也不論自己身心。也不論父母未生前。也不論父母已生後。卓拄杖云。但向者裏會取去。更有何事。會麼。釣船載到瀟湘岸。氣噎無聊問白鷗。
  高開熈居士薦親請。上堂。今日乃高開熈居士。為其母林安人終七之辰。請老僧上堂。安人在日。篤修淨業。臨終坐化。了了分明。且囑其子到鼓山。請老僧上堂。為發明往生見佛之旨。當斯時也。玉露橫江。金風透幙。丹桂飄香於前庭。金蟬發噪於晚樹。諸人且道。即此是西方耶。非西方耶。若道是西方。錯認驢鞍橋作阿爺下頷。若道非西方。含元殿裏更覔長安。唯古人道箇萬象之中獨露身一句。最親切。諸人若會得。即見阿彌陀如來。橫身為物。金沙寶地。昭然目前。林安人即今在七寶池中。坐寶蓮花。成等正覺去也。如其未然。西方去此。十萬八千。珍重。
  福城劉惟一居士請。上堂。老僧行年七十五。帶病來打鼓山鼓。癡癡逐逐不知休。笑倒庭前栢樹子。老僧曾憶。五十九歲。始在溫陵開堂。至今已經一十七年。說法不為不久。歷主四剎。舌根拖地。說法不為不多。今年既衰憊。正好屏息深山。以待天年。豈可復向人前簸弄口鼓。茲又因劉居士苦屈老僧上堂。乃對諸大眾辭却。此舉以後。不必復請。葢此道離言說相。離文字相。言可以明道。亦可以晦道。可以載道。亦可以廢道。昔者維摩默然。文殊讚其真入不二法門。須菩提巖中晏坐。帝釋便來散花。諸人當善會此意。不然。老僧更說一十七年。有何所益。會麼。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過殘春。珍重。
  師八十誕辰。當山大眾再請。上堂。把住虗空作一場。三十餘年特闡揚。五載深藏三寸舌。潦倒隨風更上堂。此一上堂。葢為家中眾兄弟。以老僧八十誕日請。老僧應箇時節。然既是家裏人。正好說家裏話。自有宗門以來。諸師各因其性之所近。權巧建立。接一路機。惟曹洞則不然。言行必須相顧。理事必須圓融。智行必須竝重。可以高坐萬仞之上。可以深沉九淵之下。高者不墮于奇險。卑者不墮于平實。乃千聖同遊之大道。行之萬世而無弊。非一時權巧所建立也。其始則必以知有為入門。既已知有。然後可施奉重之功。可造尊貴之位。可以翱遊于鳥道。可以混跡于類中。然形跡尚存。非為至當。必須今時及盡。炭裏藏身。遊于無何有之鄉。然又不可滯于劫外。須知。石牛吐出三春霧。靈鵲不棲無影林。始可謂無功之功。今古無間。而曹洞之能事畢矣。老僧今日。為諸兄弟。漏逗一番。也是憐兒不覺醜。貧子數家珍。諸兄弟還會麼。良久云。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錯舉。卓拄杖下座。
  心閒上人請。上堂。幻寄人間八十年。半生蹤跡白雲邊。不學達磨徒面壁。那師孔子斷韋編。人來慶壽壽何在。剎那生滅相非堅。纔道無量還成量。描邈虗空自倒顛。大抵世事皆虗妄。慶弔相尋疾轉旋。不如絕去閒知解。把手同遊太古天。太古天最上禪。妙明體淨更何言。纔著語言成染污。莫將心印亂流傳。舉拂子云。且道。是太古耶。今時耶。是有量耶。無量耶。喝一喝。下座。
  雙峯靜主率眾請。上堂。昔洞山大師。於冬至日。吃菓子次。垂一問云。有一物。上拄天下拄地。黑似漆。常在動用中。動用中收不得。且道。過在甚麼處。當時有箇泰首座答云。過在動用中。洞山命侍者。掇退菓卓。此一則公案。傳來將千載。批判者不少。會意者無人。若據老僧意。有一物。上拄天。是此物外有天。下拄地。是此物外有地。常在動用中。動用中收不得。則非動用中還收得麼。此問不過是洞山權巧建立。作箇探竿影草。若向此中求有過無過。也是胡餅裏討汁。虗空裏釘橛。今日老僧。打破千年營寨。點開萬古心胷。罪過彌天。尚容下座懺悔。久立。珍重。
  諸山同眾護法請。上堂。今日乃福城內外諸山大德。同林孔碩眾居士。以老僧八十誕日。特來設齋。請老僧再說無生之法。夫有法則有生。無生則無法。若說無生時。法法何曾法。今日老僧。略為傍通一線。一切凡夫。只是起於有生。一切聖賢。只是始於無生。此生與無生。實聖凡之大判。若要明此無生之旨。古人大有樣子。古論中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古今諸師。多依此釋。若據老僧意。則不然。本無自。說甚自無生。本無他。說甚他無生。本無共。說甚共無生。本無無因。說甚無因無生。此所謂體本無生也。諸人還會此意麼。若會得。便可當下超出三界。永斷輪迴。更無別法。珍重。
  泉州開元寺大眾請。上堂。憶昔老僧年五十九歲。在泉州開元。始開堂。此後將娘生鼻孔扭揑。搖唇鼓舌。說黃道白。至于今日。年已八十。拙語流布。已至二十餘種。而開元諸兄弟。復來請老僧說法。將謂老僧有說不盡底法。今日方說麼。將謂老僧有不肯說底法。今日方說麼。殊不知。老僧一言半句。無不傾倉倒廩。更無其餘。又有何法可說。然既到此。不可虗過。亦有一句子。分付大眾。昔達磨懸記云。此土眾生。明道者多。行道者少。後來古德亦云。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皆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