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種少人知。
  上堂。僧問。有句無句。如藤倚樹。如何。
  答云。秤槌蘸醋。
  進云。樹倒藤枯。又作麼生。
  答云。換骨洗腸。單霄獨步。
  進云。溈山呵呵大笑。又且如何話會。
  答云。殺人刀.活人劒。
  乃云。汝等諸人終日喫飯。未甞咬著一粒米。終日著衣。未甞掛一縷絲。虎丘許你有箇入處。汝諸人終日喫飯。未甞咬著一粒米。終日著衣。未甞掛一縷絲。未免瞎驢趂大隊。還知虎丘入泥入水麼。三十年後。
  慶元三年五月二十二日。恭奉聖旨住持臨安府景德靈隱禪寺。師領眾望闕謝  恩。捧勑黃示眾云。靈山消息。自九重降來一段光明。如十日並照。千靈景仰。百谷風生。驗在目前。大家薦取。
  拈疏云。見成公案。未舉先知。不涉毫端。顯正法眼。儻或尚留觀聽。請為敷宣。
  上堂。僧問。道價遠聞天上去。宸恩今自日邊來。四眾仰瞻。願聞祝聖。
  師云。南嶽萬年松。
  進云。一言已祝南山壽。八表無私賀太平。
  師云。天闊地闊。
  進云。如何是第一句。
  師云。破燈盞。
  進云。如何是第二句。
  師云。裂破虗空。
  進云。如何是第三句。
  師云。斬釘截鐵。
  進云。擘破華山雷未迅。照開滄海月非光。
  師云。也尋常。
  進云。僧問百丈。如何是奇特事。丈云。獨坐大雄峰。此意如何。
  師云。話墮也。
  進云。未審向甚處見百丈。
  師豎起拂子云。還見麼。
  進云。非惟佛日重輝。亦乃叢林有賴。
  師云。只是蹉過百丈[妳-女+口]。僧禮拜。
  師乃云。祖師心印。狀似鐵牛之機。去即印住。住即印破。若也不去不住。全機大用。觸處流輝。溢目清光。貫通今古。發揮正法眼藏。傳持佛祖心宗。玅用縱橫。頭頭合轍。直得堯天舜日。共樂昇平。鼓腹謳歌。歸家穩坐。且道當陽一句作麼生道。天高羣象正。海闊百川朝。
  復舉。三聖道。我逢人則出。出則不為人。興化道。我逢人則不出。出則便為人。
  師拈云。二老漢滅却臨濟正法眼。却向長安路上把手共行。直至如今遞相鈍置。且如何是共行一句。掣開金殿鏁。撞碎玉樓鐘。

  松源和尚語錄卷上
  松源和尚語錄卷下
  臨安府景德靈隱禪寺語錄

    參學 道巖 等錄
  慶元三年六月五日入院。指三門云。靈山一路。達者猶迷。不立堦梯。憑誰措足。到頭相見無餘事。月下披雲嘯一聲。
  指法座云。要行便行。要坐便坐。水長船高。泥多佛大。
  陞座。拈香云。此一瓣香。恭為祝延今上皇帝聖壽無疆。萬歲。萬歲。萬萬歲。次拈香云。此一瓣香。奉為 丞相國公.闔朝文武百官資陪祿筭。次拈香云。此香爇向爐中。供養前住當山。後住天童密庵先師大和尚用酬法乳。遂就座。
  僧問。鼓響鐘鳴談實相。燈籠露柱放毫光。不須更覓長安路。已是全身入帝鄉。學人上來。請師答話。
  師竪起拂子云。還見麼。
  進云。只這住山非有意。向來成佛亦無心。
  師云。相隨來也。
  進云。昔日圓悟禪師示眾道。有一人不離家舍。常在半途。有一人常在半途。不離家舍。意旨如何。
  師云。金剛手中八楞棒。
  進云。今日和尚在家舍。在半途。
  師云。鶖子神通不奈何。
  進云。恁麼則今朝喜得主人歸。
  師云。一時坐斷。
  進云。昔日王常侍訪臨濟。問。好一堂僧。為復是看經。是坐禪。濟云。不看經。不坐禪。此意如何。
  師云。無孔鐵槌。
  進云。常侍云。畢竟作箇什麼。濟云。總教成佛作祖去。又作麼生。
  師云。慚愧。慚愧。
  進云。只如今日靈隱也好一堂僧。未審作箇什麼僧。
  師云。一任卜度。僧禮拜。
  師乃云。若論此事。不可以有心知。不可以無心得。不可以語言造。不可以寂默通。大智洞明。千差坐斷。大機圓應。著著全彰。所以諸佛出世。為此一大事因緣。祖師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故靈光洞耀。共贊皇家。萬國懽心。同傾舜日。且知恩報恩一句作麼生道。一人端拱無為化。徧界開敷五葉花(敘謝畢)。
  復舉。世尊一日陞座。纔斂衣。文殊白槌云。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
  師豎起拂子云。世尊三昧.文殊三昧。總在拂子頭上。諸人還見麼。臥龍纔奮迅。丹鳳便翱翔。
  上堂。舉。僧問巴陵。祖意教意。是同是別。巴陵云。雞寒上樹。鴨寒下水。白雲師祖云。巴陵只道得一半。白雲則不然。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師拈云。白雲盡力道。只道得八成。有問靈隱。只向它道。人我無明一丳穿。
  上堂。天不言。四時行。地不言。萬物生。拄杖子不言。佛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