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寶莊嚴。悉皆具足。如入薝蔔之林。唯聞薝蔔之香。不聞餘香。如入迦陵頻伽群中。唯聞頻伽之音。不聞餘音。譬如虗空。普徧一切。於諸境界。平等隨入。山僧所見如是。且諸人。九十日內。在大光明藏中安居。大光明藏自恣。畢竟所見。與山僧。是同是別。良久。縱然為客樂。不似在家貧。
  端午上堂。古有良醫。名曰耆婆。或以一草治眾病。或以眾草治一病。或以一草治一病。或以眾草治眾病。在耆婆用之何如耳。及乎耆婆死。百草皆泣。耆婆既能以百草。治一切眾生之病。因甚耆婆病。無藥可醫。為復是百草。不醫耆婆之病。為復是耆婆之病。非□草之可醫。請大眾。下一轉語。
  朝廷念藏經。滿散上堂。十方如來。諸大開士。為聽法故。各持千莖金色蓮花。奉供堪忍世界釋迦世尊。請轉法輪。度諸群品。竪起拂子。只今千莖金色蓮花。自九重頒降。而來落在何山手中。以此奉供一切佛陀。則放眉間光。照大千界。以此奉供達摩。則了達一切諸法空相。以此奉供一切僧伽。則心華發明。續佛慧命。以此奉供日月星辰。則晝夜舒光。破諸幽暗。以此奉供天龍藥叉。則各隨本願。擁護正法。以此奉供十大山王。則須彌岌嶪。以此奉供四大海若。則海水騰波。擊拂子。風以時雨以時。五糓登萬民樂。一塵一佛國。一葉一釋迦。堪報不報之恩。以助無為之化。
  上堂。百丈祖師。剏立規繩。如懸萬石之鐘。大扣大鳴。小扣小鳴。如駕千鈞之弩。一發一中。百發百中。故我兩序賢佐。深領厥旨。如龍得水。似虎靠山。進退合宜。主賓相得。當念大法垂秋。各出隻手。扶樹宗綱。令法久住。
  上堂。古人道。風不鳴條。雨不破塊。即且止。作麼生打得箇翻車筋斗。到梵天去。古人道。說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說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山僧不敢望汝諸人。打箇翻車筋斗。到梵天去。今辰是七月初一。大家普請。向山前行道一遭。也教知有祖翁田地。四至分明。鉢盂裏飯是米做。
  元旦上堂。從文殊門入者。墻壁瓦礫。為汝發機。從觀音門入者。蝦蟇蚯蚓。為汝發機。從普賢門入者。不動步而到。只今三門俱開。畢竟從何門而入。元正啟祚。萬物咸新。伏惟。文殊普賢觀音大士。各各起居輕利。喝一喝。
  上堂。舉雲門問首座。山河大地與自己。是同是別。坐云同。門云。一切物命。飛蛾蟻子。與自己。是同是別。坐云同。門云。好好借問。何得干戈相待。
  師拈云。針劄不入。水洒不著。則不無首座。石上栽花。空中挂劒。還是雲門始得。
  元宵上堂。十五日已前。風不鳴條。雨不破塊。十五日已後。燈籠跳入露柱。佛殿走出山門。正當十五日。人天交接。坐立儼然。如倚天長劍。凜凜神威。似鐵牛之機。羅籠不住。清凉山中萬菩薩。到處覓不得。元來總在者裏。拈主丈。卓一下。下座。
  初祖忌拈香。竺土大仙心。東西密相付。梁王挽不回。魏主推不去。聖諦廓然。是何章句。直指單傳。無本可據。玉簫吹出鳳城春。靈踪更在猨啼處。
  因副寺入塔。只者裏是正因。出家者之所住處。是護惜常住。如護眼睛者之所住處。是髑髏識盡。生死兩忘者之所住處。脚踏金船海月高。無根樹下蹲龍虎。
  上堂。僧問。世尊升座。文殊白槌。世尊便下座。是什麼人境界。師云。石筍抽條長丈二。進云。趙州繞禪牀。還當得轉藏也無。師云。風吹不入。水洒不著。
  師乃云。若也舉揚宗旨。須彌直教粉碎。若也說佛說祖。海水便須枯竭。趙州遶禪牀。與汝轉藏竟。文殊才白槌。世尊便下座。明月夜光。多逢按劍。焦桐古調。自有知音。
  至節上堂。一冬二冬。叉手當[离-禸+月]。百一十城。大人境界。一毛孔內。古佛家風。拈拄杖。卓一下。龍袖拂開全體現。象王行處絕狐踪。
  上堂。舉僧問雪峯。元正一日。四相盡朝。未審王有何祗待。峯云。四相隨年老。真王不預春。頌云。萬國衣冠萬國春。昆虫草木悉歸仁。
  大元扶得真天子。還是商山四老人。
  上堂。古德道。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名異體同。真心妄心。佛智世智。名同體異。鎔瓶盤釵釧為一金。攪酥酪醍醐為一味。春色無高下。花枝自短長。
  兩班進退上堂。何山門下。以萬象森羅為聽徒。以草木藂林為輔弼。主賓互用。左右逢原。賓則始終賓。主則始終主。青蘿夤緣。直上寒松之頂。白雲淡泞。出沒太虗之中。
  端午上堂。拈主丈。者一莖草。等閑拈出。照見天下人心肝五臟。佛病祖病。一切魔病。悉皆消滅。文殊善財。總摸索不著。卓主丈下座。
  高麗真長老至上堂。達磨不來東土。二祖不往西天。保壽不渡河。玄沙不出嶺。各人脚跟下。好與三十棒。拽取占波國。與新羅國闘頟。即且置。且道。金剛山與水晶宮耳語。箇什麼。擊拂子。一葉落天下秋。

  小參

    □□□ 自然等 編
  結制。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圓而無內。方而無外。無內無外。聖凡普會。若入得此門。則百千三昧門。百千總持門。百千解脫門。一時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