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夢。何以故。箇中求其生無生不可得。滅無滅不可得。有本有不可得。無本無不可得。又將何而為壽也。以諸佛身眾生身為壽。聖凡不可增減。以過去劫未來劫為壽。日月不可遷移。以玅高峯娑竭海為壽。燥濕不可損壞。以盡虗空遍法界為壽。天地不可覆藏。然雖如是。今日因甚麼喚作四十歲。良久云。棲鳳巖前雲霧捲。伏牛山下古今傳。
  除夕上堂。諸昆仲。年月告盡。旬候云週。衲衣下一段大事。還會也未。若論參禪。須要立得心真。便頭正尾正。其間亦不顛倒。更要識得病根始得。其禪有多種病。不可不知。若不識得病根。縱能精進。皆魔業耳。何為病根。試聽博山從頭告報。免使傷鋒犯手。第一不得計時筭日。第二不得敲氷洗浴。第三不得圍爐向火。第四不得暗裏偷光。第五不得開眼作夢。第六不得觸樹迷封。第七不得逆風把舵。第八不得易短為長。第九不得傷風露骨。第十不得釘樁搖艣。第十一不得步步登高。第十二不得從空放下。若不蹈此十二種病。便能作箇淨白衲僧。可以撮土為金。呼牛作馬。釋迦老子。尚不奈你何。況其他乎。然雖如是。更有一事。問諸昆仲。假如正月初一日發心。看看。挨到臘月三十日。又作麼生折合。良久云。談玄說玅恒沙數。那箇男兒摸壁行。
  上堂。神藏禪師云。知而無知。不是無知而說無知。良遂禪師云。良遂知處。諸人不知。諸人知處。良遂總知。荷澤禪師云。知之一字。眾玅之門。高峯禪師云。知之一字。眾禍之門。諸大老敲唱傍提。各具一隻眼。博山今日不惜唇吻。從頭註解。祗要告報。諸人知而無知。頭腦相似。不是無知。而說無知火燒眉毛。救取一半。良遂知處。諸人不知。大似壓良為賤。諸人知處。良遂總知。多知老翁。莫與相見。知之一字。眾玅之門。把手牽不入。知之一字。眾禍之門。脚頭脚底。知字亦不惡。諸昆仲。博山恁麼註解。還會博山意麼。然雖如是。博山決不恁麼道。無知而知。為之知知。知之為知。不知為不知。諸昆仲。還有不向知上作活計。另有超羣拔萃者麼。當知。水琴松韻。堪傳赤子之心。赤尾金鱗。不墮漁人之手。且道。與古人同耶異耶。復云。東西南北。十萬八千。
  臘八日上堂。維那白槌云。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師云。第一義作麼生觀。覷著則眼瞎。嗅著則腦裂。舉步絕行蹤。動念非生滅。眼色耳音聲。心忘思路絕。古今諸聖賢。同途而異轍。中峯水底琴。馬師天上月。投子手中油。趙州庭前栢。博山無可示。梅花枝上洩。吐翠與含芳。凝寒傲霜雪。清香滿十方。觸著通身血。捶手哭蒼天。浮杯老結舌。諸昆仲。當時釋迦文佛。於臘月八日。抖碎虗空。七花八裂。盡大地。無一人會得。所以寶坊云。不是凌行婆。怎解同心結。
  徐惟明居士請。上堂。大道絕方隅。靈明豈待尋。從來只恁麼。作麼有疎親。灰頭土面。何曾葢覆將來。利齒獰牙。畢竟聲和響順。所以瑞巖每於石上喚作主人公。復應云惺惺著。他朝後日莫受人瞞。瑞巖大似勾賊破家。要且傍觀者醜。博山今日不免和盤托出。倒廩傾倉。說似大眾去也。復以手指云。門外白雲千萬朵。籬邊紅杏兩三枝。
  上堂。在迷迷悟。在悟悟迷。從來迷悟似迷。今日悟迷非悟。迷悟兩頭拽斷。聖凡更復何言。剔起眉毛。惜取眼中瞳子。綻開衣線。露出鐵石心肝。燈籠與露柱相交。佛殿共三門鬥額。赤手團成泥彈子。紅罏煉就鐵饅頭。一任東擲西拋。畢竟埋光鏟彩。縱教野狐精。巖中脫[穀-禾+卵]。轉轉不錯。笑殺赤鬚老胡。要知水牯牛。山下投胎。卓卓全該。須是溈山大士。諸昆仲。溈山大士作水牯牛。博山頭角生已久矣。還有人證盟也未。良久云。達磨大士來。也放過一著。
  元旦上堂。春風纔動春花開。春雨相催春水來。惟有通玄峯頂石。依前白蘚與青苔。大眾。如何是新年頭佛法。復云。東西林下鳥。添得好音聲。
  解制上堂。誰云結制仍解制。縱有成規俱不是。當空拋下雲門柴。雪浪銀花匝地開。簡得多年破木杓。鷂子飛過新羅國。你既無心我也休。後代兒孫笑酒樓。香巖粥飯長行者。擊竹有聲聾兩耳。翻思昔日老靈雲。一見桃花瞎眼睛。誰是迷兮誰是悟。春風觸著珊瑚樹。誰是悟兮誰是迷。具足從前自家底。心不心兮物不物。連書幾箇向空咄。諸昆仲。因甚麼書幾箇向空咄。復合掌云。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壽日上堂。三世諸佛。與博山同生。無影樹頭懸日月。十二類生。與博山同壽。不萌枝上辯春秋。世界乾城陽燄。佛生夢幻漚華。乾城陽燄而世界色色皆空。夢幻漚華而聖凡心心寂爾。色色皆空。突出娘生面目。心心寂爾。縱橫衲子胸襟。有問春秋多少。祇云花謝花開。更詢劫運短長。誰道空成空壞。于斯領略。則古今非代而延促同時。一念萬年而萬年一念。豈思議筭數年月日時而論耶。縱能觀滄溟之水。幾度清淺。猶是客作漢耳。只饒寶掌住世一千七十二歲。亦何駛哉。諸昆仲。且道。博山即今春秋多少。若會得。好從者裏說來。其或未然。直須逆數到四十年前。博山與大眾。別峯相見。
  上堂。諸昆仲。凡心入覺。須善用心。不善用心。魔得其便。所以一箇計字。出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