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解脫離諸漏。不著一切世。此非證道眼。且道。五百童子是證道眼耶。非證道眼耶。若是證道眼。五百童子眼。在甚麼處。若非證道眼。五百童子眼。亦在甚麼處。諸昆仲。作麼生是證道眼。門前修竹來儀鳳。澗底清泉隱臥龍(獻寶葢品)。
  上堂。若欲說佛法。無法可說法。若以法說法。恐辱於大法。然雖如是。博山亦無開口處。列位請博山登此座何為。也不免俯順機宜。向第二門頭。聊開一線。將淨土二字。從頭註解一遍去也。心淨土淨。大千世界摩尼鏡。打破鏡來時。與諸上座相見。土淨心淨。運為不出那伽定。七顛八倒時。與諸上座相見。眾生行業不同途。猛火燄中。那容蚊蚋。美惡從彼類所現。瓊花鏡裏。影象昭然。欲求淨土。眾生心行中求。從來不曾點污。豈但淨土。佛亦不為。安用求乎。譬如造立宮室。若於虗空。終不能成。西天不逢。唐土不會。若以空地。隨意無礙。根塵界中。具此一坐具地。在梵天鶖子。而所見不同。易分雪裏粉。諸佛眾生而本源一爾。難辯墨中煤。於是如來以足指按地。曠大劫來。未常變遷。不勞神用。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百千珍寶莊嚴。喚作瓦礫沙石坑坎堆埠得麼。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等無有異。自在天宮。向甚麼處去也。螺髻梵王。亦須具慚愧始得。諸昆仲。清淨寶莊嚴土。悉皆圓現。諸上座還要見也無。若要見。便向者裏見去。若不見。自是諸上座不見。怎恠得博山。良久云。舌頭無骨眼無筋。對面白雲千萬里(淨土品)。
  上堂。善權有則謂之方。物應斯順謂之便。大海全歸一滴。太虗祇是一線。擲出駭雞之犀。入彼婬坊酒肆。放出屠龍之手。何妨俗舍魔宮。現長者居士之身。雲藏無縫襖。作帝釋天人之主。花綻不萌枝。諸昆仲。維摩大士。以大悲入生死海。不捨眾生故。以大智入生死海。不迷眾生故。逮乎開物導迷。應時通善。如一面寶鏡相似。汝將一莖草來。鏡中便現一莖草。鏡安得成草也。汝將一錠金來。鏡中便現一錠金。鏡安得成金也。汝將瓶盤釵釧來。鏡中便現瓶盤釵釧。鏡安得成瓶盤釵釧也。諸昆仲當知。終日度生。不見生之可度。金剛三昧經云。不生於化。其化大焉。南嶽大師云。十方諸佛。被我一口吞盡。亦此意也。又如烈火燄中。是草。是金。是瓶盤釵釧。盡入於烈火燄中。煉成一箇。不留影跡。還知維摩大士落處麼。四海浪平。看華麟而吞吐。九霄雲淨。憑靈鳳以翱翔。諸昆仲且道。吾祖師門下。與維摩大士。還有優劣也無。呌侍者。維摩大士在甚麼處。喚來與博山揩背(方便品)。
  上堂。諸仁者。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若如此看徹。四百四病沒處安著。四百四病既沒處安。金剛不壞之身。當念具足。無量功德之聚。覿體全影。四無量心。六波羅密。無不備舉。古所謂。若要直捷會。一切總不是。若要直捷會。一切總皆是。諸仁者。還要直捷會麼。金剛不壞之身。即汝等精液膿血是也。無量功德之聚。即汝等四大五陰是也。四無量心。即汝等集起緣慮是也。六波羅密。即汝等根塵界處是也。如此若不會。執身取靜。非宴坐也。我垢不除。非說法也。慈心不普。非行乞也。不達平等。非法食也。不觀根器。非適機也。不了真空。非論義也。相無相見。非天眼也。不達實相。非奉律也。不履無為。非出家也。不識佛身。非巾侍也。諸昆仲。十大弟子。各負己之功幹。大似棄滄海而逐波。向日中而迯影。豈智者乎。然雖如是。總被維摩大士。將泥彈子。換却十大弟子眼睛去也。十大弟子還知痛癢麼。譬夫堯眉八彩。舜目重瞳。從古洎今。縱有巧手丹青。畢竟描寫渠眉目不出。諸昆仲。要見堯舜眉目麼。直須向堯舜未生以前。開眼始得(弟子品)。
  上堂。玅道虗玄。方之以實。真空廓爾。體之以靈。徹玅德以無方。齊古今於一念。彌勒說不退轉之行。撮摩空花。釋迦記未來世之尊。延綿夢境。四事推尋。求其生不可得。一心彌亘。括其記安寄乎。既解空裏弄花。不妨夢中說夢。古所謂安置水月道塲。成就空花萬行。降伏鏡裏魔軍。成就夢中佛事。非此之謂歟。夫菩提者。不可以身得。六月火燒無影樹。不可以心得。三冬人嚼孟津氷。不可以身得。身是菩提故。不可以心得。心是菩提故。萬紫千紅。就裏無邊春色。身心及菩提。是三無差別。桂林月渚。箇中誰辯秋光。於實際理地。求其身不可得。求其心不可得。求其菩提亦不可得。到此則步步登玄。智不能知。識不能識。所以肇公云。聰者無以容其聽。智者無以運其知。辯者無以措其辭。像者無以狀其儀。及乎開物成務。應化無謀。古今天地。古今人物。日月星辰。森羅萬象。人叢鳥跡。城市鄉坊。車馬駢闐。晝明夜暗。莫不悉承菩提恩力。當知。舉足下足。無非淨名道場。左之右之。盡是光嚴住處。三萬菩薩。各運無功之行。二千魔女。堪傳無盡之燈。上至於難勝如來。下至於最下乞者。果能分別不生。是無等等。故般若云。一切智智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諸昆仲。要會維摩意麼。都是菩提。無有不是之者。要會博山意麼。都不是菩提。無有是之者。箇中有伶俐衲子。將是非二字。拈向一邊。從者裏會去(彌勒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