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泰。四華再發。頭陀一粲。永明料揀。光影重重。而宗教答響。所謂三根普被。四教均談。不壞今時。全超古路。竺乾四十九年。震旦千七百則。只者些子。師可謂得法自在三昧矣。智誾是師尊重弟子。齒光心印。具體而微。諸監院次及于事。夾輔門庭。咸正無缺。博山營勳區宇。成照為魁。別治邵武二藍。曰廣福。曰寶安。則成正為師。分身揚化。台州道嵩。洞明因果。勇棄葢纏苦。到禮首楞嚴王。得肉眼淨。欲明祖意。但辦肯心。與誾公鞭弭周旋。故是博山二玅。還觀高足其數甚多。了因時至。必有與師代興。而叶久昌之讖者。居士之及門者。劉孝廉最為莫逆。初繫念準提陀羅尼。機緣僅熟。被師以船子公案鈍寘八年。忽發輕安。借昔人韻語頌之。雨前初見花間蘂。雨後全無葉底花。蜂蝶紛紛過墻去。却疑春色在鄰家。師擊節稱善。臨終感大士現身。詰所希望。對以成佛度生。而沒今也。披誓願鎧。究涅槃心。雄峙金湯。必余開府大成徐魏公弘基之為巨擘。劉監軍錫玄。以中興台教為己任。勞師就機落草引入。曹源彭廣文份楊史君聞中般若根銛。參求志篤。尤師所屬目也。至如廣瀹。無論天下事。即書于錫類。篇者於冶為鍮。於稼為莠。醍醐在握。竟作餓夫。恩大難詶。付在祇劫。誾公率先耆舊。勒狀徵辭。拙指妙音。誰當側耳。博山拄杖。躍出墖廟東頭。過百由旬。打教髓出有分在。銘曰。
  儒聖之統  歷年五百  聞而知之  與見無別  迦文眼藏  一祖無宗  覿面傳心  曰在爾躬  將心與傳  了不可得  不可得中  剎那塵劫  塵劫剎那  非去來今  等無間緣  異世同神  諸識猶爾  況真如性  古鏡新磨  明明祖印  所以洞宗  集于壽昌  大好山下  五位全彰  即彰即藏  無跡亦跡  黑白交參  綿綿密密  峩峯非住  寶方不來  樹頭雲破  池面天開  不許人知  聊通一線  壽昌所聞  博山所見  殺活縱橫  鳥道不行  全身歸父  退位朝君  從平等慈  流差別智  海墨書空  解脫文字  和寡彌頭  惜得眉毛  盡法行持  令嚴寂寥  到處垂綸  逢場栽竹  長者馳求  醫王付囑  星隕告符  仰此頺山  日面月面  前三後三  不涉虗玄  重談至妙  起坐啜茗  莞爾而笑  師所住處  即名少林  桂子飄香  其聚如雲  迷中倍人  咄哉廣瀹  湛然十虗  徒勞執捉  師無身度  何墖何銘  威音那畔  石女彈琴
  崇禎四年歲次辛未十月。
  賜進士出身奉直大夫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院侍讀
  覃恩進階奉政大夫菩薩十戒弟子皖舒廣瀹吳應賓謹撰

  無異禪師廣錄墖銘卷之三十五(終)
募刻祖翁異和尚廣錄序

  洞水溯曹溪。源深流遠。龍峯連鳳嶺。山好風高。障迴末法狂瀾。直指祖師玄奧。驚人活句。韵出清霄。炤世明燈。光騰碧漢。此祖翁。揭開寶鏡。掉盡老婆舌頭者也。不謂。丙丁奪燄。致螢耀以彌空。溪壑亂流。赴海門而失所。磵本師每將舊譜。示我弟兄。欲展弘慈。阻於阿堵。或以初機葢障。遂使方冊缺文。(瀚)用是不揣因緣。惟觀時節。冀先聲之不墜。令後學之有從。遠乞諸檀徧聯法屬捐貲彙梓。非但慧炬重明。附藏流通。且令昏迷頓起。益世多矣。厥功偉歟。住博山法孫(弘瀚)稽首百拜謹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