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歸上堂。拈拄杖。召大眾云。半真半假千家貨。非實非虗百寶囊。卓一下。云。盡底打開都見了。有誰合火共分贓。靠拄杖云。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上堂。拈拄杖。召大眾云。有般漢見拄杖喚作拄杖。有般漢見拄杖不喚作拄杖。要且總沒交涉。還會麼。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擲下拄杖云。三祖大師來也。
  上堂。現前三昧。了無向背。雪壓樓臺。風號松檜。憶昔水潦被馬師一踏踏倒。起來不覺失聲道。只向一毫頭上識得根源。阿呵呵。笑倒明州憨布袋。
  臘八值雪上堂。召大眾云。黃面瞿曇。昔往雪山六年苦行。夜覩明星。忽然悟道。於是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直得無啟口處。非特瞿曇。鄮峯展轉思惟。亦無啟口處。雖然。事無一向。也要露箇消息。良久。云。會麼。今朝臘月八。回觀雪山雪。密灑鄮峯前。曾無兩般色。
  上堂。一年三百六十日。看看盡也。所以道。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又道當勤精進。如救頭然。諸人試各自猛省看。是樂。是不樂。若未得其樂。直須如救頭然。縱饒樂去。亦須如救頭然。何故。田厙奴。不見道。學則不固。
  謝首座上堂。叢林綱紀之設。貴在得人。有如國家拜將相似。須是文武兼備。韜略雙全。有濟險扶危之手。然後可以克服天下。莫不從風而靡。而吾教亦類於是者。所謂肘臂欲其重。爪牙欲其利。非利不能開鑿人天。非重不能權衡佛祖。具此二者。叢林乃振。叢林既振。且合發明箇什麼事。良久。魯祖面壁。雪峯輥毬。
  上元請首座立僧上堂。突兀聲前句。恢宏量外機。未明三八九。難辨力圍希。諸人若辨明得去。便見從上來的的相承。燈燈相續。直至如今。真風不墜。儻或未然。堂中首座深諳此旨。各宜師而親之。扣而問之。莫待老來空手歸。
  上堂。卓拄杖云。內空.外空.內外空。四大五蘊不可得。山河大地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復卓一下。云。舜若多神面皮黑。
  上堂。拈拄杖云。拄杖子。難摸索。有時喜。有時惡。攪動滄溟。衝開碧落。卓一下。云。何如普化搖鈴鐸。
  上堂。形名未兆。文彩全彰。短者自短。長者自長。黃面瞿曇徒自說黃道黑。胡鬚達磨何須歷魏遊梁。拍禪牀云。長憶江南二三月。鷓鴣啼處百花香。
  上堂。三月春將老。萬木獻青杪。微雨濕殘紅。泉聲雜幽鳥。堪悲。堪笑。寒山子歸不得。忘却來時道。
  上堂。拈拄杖。卓一下。云。德山不會。喝一喝。云。臨濟不知。諸人向什麼處與育王相見。復卓一下。連喝兩喝。
  上堂。拈拄杖。召大眾。卓一下。云。恒沙世界諸佛國土索然粉碎。釋迦彌勒飲氣吞聲。自餘閑佛閑祖又向甚處出氣。然雖如是。不當宗乘。
  端午上堂。盡大地是藥。無不是藥者。信手拈來用。頭頭非取捨。拈拄杖云。這箇是什麼藥。卓一下。云。萬病丸。
  新智門誼和尚至。上堂。舉。僧問智門。蓮花未出水時如何。門云。蓮花。僧云。出水後如何。門云。荷葉。
  師云。一徑直。二周遮。衲僧會得。眼裏添沙。若是育王。又且不然。有問。蓮花未出水時如何。荷葉。出水後如何。蓮花。且道與智門還有優劣也無。川僧藞苴。浙僧瀟灑。
  上堂。召大眾云。古人九十日夏克期取證。而今眨眼已過半夏了也。諸人分上事作麼生。是有所證。是無所證。若有所證則且置。而今止餘半夏也。未有所證底。快須證取。且證取箇什麼。荷葉團團團似鏡。菱角尖尖尖似錐。風吹柳絮毛毬走。雨打梨花蛺蝶飛。
  上堂。三分光陰二已過。作麼生靈臺一點不揩磨。灼然屙屎放尿亦無餘地。貪生逐日區區去。樊噲踏鴻門。喚不回顧爭奈何。不是河南。便是河北。育王今日鼻孔在諸人手裏。一任橫拖倒拽。
  中秋上堂。萬籟聲沉沉。虗堂夜寂寂。不見寒山子。未免空相憶。休相憶。遂舉拂子云。元來在這裏與諸人共賞中秋。從而惡口小家道。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說則說了。諸人因甚見似不見。聞似不聞。拍禪牀云。可煞惺惺。
  上堂。古者道。從文殊門入者。墻壁瓦礫為汝發機。從觀音門入者。蝦蟆蚯蚓為汝發機。從普賢門入者。不動步而到。雖然。新月有圓夜。人心無滿時。
  上堂。今朝八月二十五。記得洞山離查渡。韶石山頭打不回。直至如今無本據。問佛便答麻三斤。何似庭前栢樹子。會麼。蒼鷹搦臥兔。猫兒捉老鼠。
  上堂。萬籟風悽悽。千林露滴滴。塞鴈起平沙。夜虫吟破壁。舉一不得舉二。放過一著。驀拈拄杖云。更聽拄杖子露箇消息。卓一下。
  上堂。召大眾云。無道可學。無禪可參。黃頭碧眼。徒話指南。霧斂雲収天宇寬。門前幸有千朵青山.萬朵青山。徘徊羸得倚欄干。
  上堂。此箇事。諸人除是不知。不理會則已。若知了。要理會。直是殃害殺人無理會處。何故。諸人擬向東邊尋。要且不在東邊。擬向西畔討。要且不在西畔。諸人只欲硬放下。都不管著。又却一似宿世冤家相似。不能得脫離去。正恁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