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以爭止爭。其諍轉不已。惟忍能止諍。是法中尊貴。不見老瞿曇。妙相三十二。魔軍刀劒來。只以無心對。
  人身苟無業。生死何足疑。生也不須戀。死亦不須悲。一身真逆旅。萬事皆兒嬉。請來綠岩畔。與君歌紫芝。
  靜看營巢燕。銜口泥千轉。一洒貧家梁。一宿王宮殿。寄托暫時間。何暇分貴賤。人生達此理。沒齒無欣怨。
  貧窮難作福。富貴易造罪。有力無道心。有心無貨賄。有福有道心。百中無一二。不見老瞿曇。福慧雙嚴美。
  佛為大醫王。留經治眾病。眾生雖讀經。展轉不相應。病是貪瞋癡。掃除須淨盡。貪瞋癡不除。無緣了真性。
  慈受深和尚廣錄卷第三
  東京慧林慈受廣錄序

  慈受和尚。說法偈頌。如大醫王應病用藥。無苟然者。世同喜聞而樂道也。師住世日。眾欲鏤板。師力止之。因命侍者。盡取私記焚棄。故終師之身。語錄未聞刊行也。師圓寂後。有得法沙門。聚師六處住持之語。銓簡編次。為上下錄。悉與衲子林下語也。若其逢場游戲。放言肆說。俾眾生隨類得解者。多不見錄。余一日禮謁老師之塔。其徒相告曰。師之道德世舉知有。無待後人之發揚。然。辯才敷演。春雷震而秋漢傾也。今之所傳。簡約如是。百歲之下。私錄湮沒。學者聞其風而悅之。將何證諸。今欲集參徒所記。廣為之錄。命工揮斤。以示後學。余曰。前所流布。已違老師之意。今予又從而校。其□□過益甚焉。其徒曰。不然。雲門和尚。說法如雲。殊不□人記錄其語。見必怒罵。當時明教以紙為衣。□□所聞。即筆記之。今對機室中錄。皆所傳也。使明教從雲門言。則古塔主無因以悟。而今日叢林。不復聞當時所說也。我輩寧違背老師之誡。而願與後人共聞之。余曰。去彼取此。我不敢知。援明教之事。而流傳老師言句。則同道者。庶幾有取於斯。因□其語而□之。紹興乙卯上元日盛。

  東京慧林禪寺慈受深和尚陞堂頌古上

    侍者 普紹 編
  供養六祖上堂。昨夜有人來報。初祖達磨。與二祖可和尚。三祖璨和尚。四祖信和尚。五祖忍和尚。六祖能和尚。來謁禪師。山僧遂教請。達磨近前展坐具云。久仰道風。無由禮見。山僧把住坐具云。彼此老大。不煩如是。達磨正視山僧云。九年冷坐熊峰頂。五葉花敷大地春。山僧云。少賣弄。二祖云。看著庭前三尺雪。特地令人兩臂寒。山僧云。鈍根阿師。三祖云。既知罪性元無染。一拳拳倒皖公山。山僧云。惜取眉毛。四祖云。悟來解脫無繩縳。拳倒虗空得自由。山僧云。未是好手。五祖云。少年再到傳衣地。翻憶前生種樹時。山僧云。貧兄思舊債。六祖云。莫遵舂糠無伎倆。碓中搗出古菱花。山僧云。便重不便輕。達磨云。老僧遠涉鯨波。得到此土。兩回中毒。險阻艱難。備甞之矣。以次諸人。立雪斷臂。種樹舂糠。只為此事。如今兄弟。飽食高眠。不肯學道。可謂正眼近來如掃土。禪門難得好兒孫。山僧震聲喝云。尚敢嗽氣在。我此方人。本來無事。被你來這裏。胡言漢語。教壞他人家男女。更若忉忉。趕回葱嶺。莫言不道。達磨云。去聖時遙。也有恁麼長老。山僧云。說什麼也有。將拄杖一時趕出方丈。復召禪和子。六箇老漢。被我折合了也。這回肚裏無事。各請歸堂去。
  為母作齋上堂。時光迅速急如流。一別慈顏幾換我。墳墓鄉關空杳杳。死生岐路兩悠悠。充飢乳哺恩難報。寄體懷擔力莫酬。想像音容無覔處。春風特地使人愁。恁麼說話。大似俗氣不除。恩愛未了。且道。衲僧將何報德。遂卓拄杖一下云。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母恩。
  上堂。涅槃生死兩般名。正眼觀來一性靈。五蘊山頭雲散後。大千沙界月長明。這一段光明。輝天鑑地。耀古騰今。不曾欠少。於其光中。無生死。無去來。無壽夭。無窮通。見有生死。見有去來。見有窮通。見有夭壽者。皆見五蘊山頭陰雲未散。所以道。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花。聞復翳根除。塵消覺圓淨。直饒到這箇田地。更須知有衲僧拄杖子始得。且道。如何是衲僧拄杖子。良久云。不犯之令。
  上堂。諸佛不出世三轉妙法輪。祖師不西來。一句徧天下。此一句子。是渡生死海堅牢舡也。此一句子。是破黑暗大明燈也。此一句子。是療眾病之良藥也。此一句子。是伐煩惱樹之利斧也。三世諸佛。傳此一句子。六代祖師。傳此一句子。一大藏教五千四十八卷。皆從此一句中流出。且道。這一句子。從什麼處流出。良久云。若向意根卜度。卒未有了期。
  上堂。焚香擊鼓。問難縱橫。大施門開。頭頭漏泄。蛾蛘蟻子。盡演苦空。露柱燈籠。皆談般若。如斯指注。曲為今時。正眼傍觀。未為穩當。衲僧家到這裏。須知有三世諸佛形容不及處。六代祖師傳受不得處。天下老和尚摸索不著處。若向這裏透得。不妨於生死界中得大自在。若透不得。說食終不飽。
  結夏上堂。三月安居要護生。蛾蛘蟻子亂縱橫。衲僧自有轉身路。不向時人行處行。良久云。三條椽下清風遠。六尺單前白晝長。
  上堂。芭蕉聞雷開。還有耳麼。葵花隨日轉。還有眼麼。社桑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