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臘五十六。弟子七十餘人。嗣法者。出相先後。
  師孤硬趣操。嚴冷面目。其當機妙轉。珠不容觸。臨事定見。山猶可拔。一以身徇道。而世相逆順。舉不足以回撓。其為己為人。皆推此而行之。學者苦其峻厲。難於近傍。久則眷戀。而不忍去。其提唱的切。省徑如蠱家之盃。飲者必死。如良醫之劑。呾者必活。當淛翁示寂時。語其徒曰。岳林濟長老。識我舌頭落處。可令校吾語錄。今佛心語。行于世。師所訂也。斥己長。以資常住。輕於擲礫。補缺興壞。視時之宜。其居淨慈日。相視面勢。宜於左昂右低者。乃傾鉢[勝-力+巾]。矗一閣於東南。舍三世佛。益發湖山之勝。 上聞而厚錫焉。至親灑 宸翰。正徧知閣。華嚴法界。兩扁。以揭之。燁如也。住山掩關。冰檗一節。丈室蕭然。如傳舍。視給侍輩。如路人。公使令外。一無以役之。其與竊借名位。驕盈睢盱者。可同日語哉。故江湖衲子。愈久而思之。寶祐乙卯冬。余居慈雲。其子用楫過我。言師始末。與余疇昔所聞者。合乃為條理。其事以備當世名公採摭。銘以傳遠。其八會語。師臨終時。舉以投諸火。今所行者。乃諸衲傳誦。會稡成編。以示後云。
  寶祐四年。正月幾望。慶元府大慈名山。教忠報國禪寺 特差住持。屬末比丘 大觀 謹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