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呆菴普莊禪師語錄
 (門人)慧啟.智粵.智勝.德琇.曇頓.道哲 等編

  呆菴莊禪師語錄總目

卷之一
  南康雲居真如禪寺語錄

卷之二
  杭州徑山興聖萬壽禪寺語錄

卷之三
  小參

卷之四
  拈古(三十八則)

卷之五
  頌古(四十七則)

卷之六
  偈(二十九首)  歌(六首)  吟(一首)

卷之七
  詩(七言八句二十四首 七言絕句六十五首)

卷之八
  詩(五言八句二十一首)  讚(佛祖讚二十七首 自讚六首)  塔銘

  呆菴莊禪師語錄總目(終)

  

  呆庵莊禪師語錄卷之一

    門人 慧啟 等編

  雲居語錄

  師入寺。指山門云。大啟重關。全提正令。水赴雲趨。金舂玉應。
  據室云。從上老古錐。向這裏說東道西。欺胡瞞漢。新長老到來。一時亡鋒結舌去也。拈拄杖。澤廣藏山。理能伏豹。卓拄杖。
  拈劄。靈山付囑。驗在今日。佛法遍天下。皇恩無盡時。
  陞座。拈香罷。問答不錄 師乃云。道在目前。目前非道。迷者自迷。悟者自悟。不容擬議。寧涉言詮。但能廓爾忘緣。自然觸處顯露。饒汝舉古舉今。說玄說妙。巧逞機辯。大振家風。我說總是顛倒妄想。佛佛授手。祖祖相傳。正眼看來。也是承虗接響。驀拈拄杖。召大眾云。雲居今日事不獲已。更成一場敗闕。三十年後。未免遭人檢點。卓拄杖。千峰勢到嶽邊止。萬派聲歸海上消。
  開寺基示眾。昨日開荒地。請諸人。剗却荊棘。除去瓦礫。本來基址。已見分明。只有中間樹子。無人拔得。山僧今日未免別行方便。利刀剪盡繁枝葉。鈍钁深鋤邪倒根。實地工夫成一片。住山鈯斧了無痕。
  上堂。舉雲門大師云。平地上死人無數。出得荊棘林是好手。時有僧云。恁麼則堂中上座有長處。門云。蘇嚧蘇嚧。師云。雲門與麼道。雲居則不然。平地上活人無數。入得荊棘林是好手。忽有人出來。說長說短。拈拄杖。劈脊便打。何故。水流濕火就燥。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師凡見僧便問。近奉公文。務要打點上座。僧云。某甲不是姦細。師云。也須勘過始得。僧云。和尚莫得倚勢欺人。師展手云。把將公驗來。僧擬議。師掌之。有僧云。久聞和尚有此機要。師云。山僧失利。
  珍藏主火。從門入者不是家珍。三乘教典。都無實義。喚作火則燒殺你。不喚作火則凍殺你。
  師因僧問。承聞。和尚有打點之機。是否。師熟視云。汝來自首那。僧云。學人掀倒禪床去也。師云。汝是甚處人。僧云。高著眼。師云。這依草附木底精靈。
  法華會上堂。久默斯要。不務速說。今當說之。各宜善聽。良久云。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示眾。夫為宗師者。不得已垂示一言半句。無非為學者。抽釘拔楔。解粘去縛。譬如善舞太阿。自然不傷其手。近代據師位訓學徒。記持文字。崇飾語言。誇耀後來。增長惡習。不知有自己出身之路。如衣壞絮行棘林中。不能自由。少林直指之宗。於此墜地。良可痛傷。海輩行脚。各須帶眼。莫教墮他網中。出頭不得。只如古人道。入此門來。莫存知解。若約山僧見處。直饒知解頓忘。猶是門外漢。到者裏。須辨緇素始得。珍重。
  師。一日問新到云。我這裏。虎狼塞路。荊棘參天。上人到來。有何忙事。僧云。特來禮拜和尚。師云。入門一句則不問。且道。脚跟下草鞋。甚處得來。僧擬議。師便喝。又問。昨日離何處。僧云。廬山。師云。不勞再勘。
  師因鏟艸次。有僧問。這片田地。幾時剗得乾淨。師舉起鋤頭云。不得喚作鋤頭。未審。上座喚作甚麼。僧無語。師拋下鋤頭云。這片田地。幾時剗得乾淨。
  解夏上堂。聖制告圓。正是今日。諸方叢席。說禪說道。閙浩浩地。我這裏。孤逈逈峭巍巍。縱有佛法。誰著眼覷。拍禪床。下座。
  上堂。僧問。如何是學人自己。師云。阿誰教汝與麼問。僧禮拜 師乃云。觸目不會道。運足安知路。古人與麼道。大似勞而無功。山僧見處。也要諸人共知。驀拈拄杖。卓一下云。但得雪消去。自然春到來。便下座。
  師一日。有二僧請益。師垂問云。盡大地。是當人自己。向甚處安眼耳鼻舌身意。僧無語。又問第二僧。須彌峰磕碎汝髑髏。因甚不知痛覺。僧亦無語。師回顧侍者。記取這兩轉語。
  上堂。舉葉縣省禪師上堂云。廣教有驗人關截人機活人句。還有人道得麼。若是道不得。孤負平生。師云。雲居也無驗人關。也無截人機。也無活人句。還有道得者麼。若是道不得。辜負山僧。回顧侍者云。且道。古人底是。老僧底是。侍者無語。師以拂子驀口打。
  上堂。夜來夢中。舉一則因緣。會中有三人悟道。候到天明。舉似大眾。一時忘却。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