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嶄然聳碧空。孰云無路與人通。曉來一陣花狼籍。添得崖前蘚暈重。

  無學

  胷中不留元字脚。祖師心印從誰傳。拭瘡疣紙五千卷。別有正眼開人天。

  竹坡

  渭川千畆即平原。曲曲斜斜在眼前。擺雨搖風提祖令。是真如境復何言。

  月樓

  萬里無雲轉玉盤。幾多人在上頭看。古今只有寒山子。若不將心比亦難。

  次韻夜坐無燈

  祖師肝膽昔曾傾。解道無油不點燈。暗暗昏昏莫相笑。對人挑剔我無能。

  次韻酧碧山祝總管訪予懷祖菴五首

  道韻如山不可攀。禪心似井更無瀾。不因月下舒長笑。何事乘驂到此間。
  道韻如山不可移。頂門一著亦曾知。鐘聲畢竟先來耳。靖節何因却皺眉。
  道韻如山不可搖。間情猶復訪吾曹。松頭落日荒村遠。破戒何妨送過橋。
  道韻如山不可登。未應無髮便言僧。銀魚紫綬真如識。堪作人間照世燈。
  道韻如山不可躋。此身端與白雲齊。不緣金粟稱居士。爭見蓮華出游泥。

  謝淨提點寄秋扇二首

  形跡踈來越兩霜。寄將秋扇意何長。老懷只怕西風至。莫怪逢人少舉揚。
  細骨纖藤巧樣圓。腕頭力弱覺輕便。看它無意凉人處。不屬炎炎造化權。

  題墨蒲萄二首

  翠藤斜落影團團。曾向晴簷月下看。不是和棚秋雨夜。黑風飜作老龍蟠。
  一枝高又一枝低。風蔓牽長苦不齊。喚取金僊來下降。盡情收拾過凉西。

  求燈籠頌次韻示之

  一段光明聚作身。不勞挑剔自生春。有時沿壁天台去。笑倒石橋南北人。

  淨髮待詔求

  拈起霜刀盡剗除。不留些子做根株。曉來再把青銅看。只見橫分眼上眉。

  示鏡藏主

  平如鏡面嶮如崖。一點酧僧話未諧。演出更須重演入。大千渾不費安排。

  次陸教授韻

  大教污隆不易評。偶因池畔得懽迎。重看一幅伽陀上。盡是塵沙古佛情。
  遠公結社逢脩靜。道在何妨送又迎。千古虎溪流不竭。累人特犯欠忘情。
  去去來來總強名。有何相送與相迎。纔存一法難忘我。蕩盡絲毫亦是情。

  贈相士月岩

  識得人多相便高。胷中元沒一絲毫。夜來一片岩前月。無限清光在碧霄。

  次東禪韻送孚侍者歸鄉

  東禪一曲還鄉調。音韻傳來世所稀。賴有東嘉孚侍者。等閑拈起向人吹。

  示鑄知客

  拈起茶甌驗作家。主賓分處定龍蛇。誰云獵犬無靈性。曾對韓公露齒牙。

  送竹鶴與鄭郎中壽二首

  竹有高枝鶴有齡。畫堂宜並老人星。錦衣不用朝金闕。自有芝書出鳳城。
  春風桃李正斯時。誰敢違條把壽巵。只合指它千載柏。與公同作歲寒期。

  次韻答陳治中二首

  鄉曲難忘是道情。胸中涇渭自天真。也知一見龍潭後。不怕橫岡白蠎嗔。
  湖海聞名已十霜。小舟何日到吳江。寄來佳偈清人骨。一夜燈岡憶老龐。

  次楓橋韻送僧二首

  覔得寒山偈一張。入門便覺菜柦香。不煩拾得重分付。自有豐干為舉揚。
  霜濕輕色露濕衣。白雲深處怪來遲。破沙盆是閑家具。正是商量煑菜時。

  寄無外僧判壽

  凉秋時節近重陽。喜見優曇一朵香。手把茱萸語龜鶴。此生同生樂年長。

  送全上人之東州

  全放全收正此時。目前生殺看臨機。明朝青海頭邊去。萬里秋空一鶚飛。

  送僧之南屏

  句要新鮮說要長。不知無法可商量。南山白額令人怕。切忌遭它一口傷。

  送僧歸金陵

  六朝煙艸正萋萋。喜見家林路不迷。潮滿石城船到岸。山形丈子手親攜。

  華維那求

  洞裏桃花處處開。阿誰不折一枝來。年年江上青山好。莫道春光尚未回。

  送規藏主

  大藏小藏八羅娘。舉得完全尚欠長。浮佛盡情都說了。凉秋時節是重陽。

  祝總管號碧山。又稱栖碧山人。三十年前夢。一童行持金剛杵。令洗腸肚。言畢引至一池所。金蓮萬柄。樓閣穹崇。皷樂喧闐。友人徐居士以偈贊之。出以語予。遂成十偈贈之

  皇慶咸淳五十年。故交情重在書編。一時拈出人前看。鐵畫銀鈎尚宛然。
  栖碧山人長者身。昔年曾夢見童真。倒持七尺金剛杵。信手拈來沒半斤。
  皂絛氈帽白衣衫。夢裏相逢為指南。清淨池邊樓閣裏。春風啼鳥語喃喃。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