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陽。行令於四海則無處不正。展力於十方則無語不當。入三昧知應現契妙清光。分神通聽語信精理靈方。到這裡聰林居士平穩一句如何道。(擲火曰)君臣合道處。寒月入池塘。

  明州太守刑仙相國祐普居士下火

  天理無私。公祐分明。普照不照。洞然[目*星][目*星]。無邊出入獨朗利名。無碍坐臥自鑒經行。明州為守則橫按寶劒之一匣。穩収東天之亂。帝城宣勑則每持尊言之三閤。嚴於北州之制。直入少林一九室。正出天童千歲京。且道這箇是祐普居士五十二年作略。即今臨行一句如何提携。還會麼。(以火畫圓相曰)圓通無處。手眼了爾。全身清清。(呵呵大笑而曰)天上人間見火星。

  紹興二十九天己丑晏坐自讚與石霜明總禪師。其語曰

  奇哉妙相現神通。尊矣玄容絕異同。位上青山無處頂。功清蘆水有松風。龍子生龍湛水月。鳳兒孕鳳白雲中。分賓分主七旬歲。明正借偏十智宗。不是天童親密意。誰知劫外擊金鐘。

  靈竺淨慈自得禪師錄卷第六(終)
塔銘曰

  師諱慧暉。金州安城人也。俗姓王氏子也。幼歲而敏黠也。七歲而依理性寺法恩禪師為丫角童子矣。十一歲而出家。讀華嚴淨行品。自捫面門曰。諸佛心源非老少。得真者必證佛果。法恩默而知異之。十六歲而恩遷化。一夕不言。師默然而坐。忽夢見恩撫師之背曰。汝久不得住此。須依付雪峯契禪師矣。師夢醒自惟曰。契公是法眼之流裔也。我恩之因緣在彼宗。乃問同學曰。雪峯路遠多少。學曰。一百里餘。箇中有嶮難。你欲到彼乎。若去須相送。師曰是是。乃到契禪師處。契見師至而問曰。甚奇恠。老僧昨夜夢見一彌子來吾室曰。和尚是龍巢鳳也。吾是鳳巢龍也。須是一種。老僧不覺作禮矣。今日見你甚是奇特也。師從此依止。十九年後又契曰。你因緣因事不在此。且可去天童。今正覺和尚盛化。眾已踰千數。你若去乃可居第一座。師乃承契教而到天童。其問答見前章乎。師乃居第一座。一眾皆貴之而已。隨宏智禪師一十七年。徑山悟空禪師者是師之師叔也。天童覺和尚者是師之師尊也。共作證明。受二師之受印而行脚五歲。乃參見尊宿二十五人也。後得歸天童而受淨慈之請。二月二十五日入院。乃當紹興二十五年。同二十六年七月十九日退院。師為僧六十八年。此中出世一十二年。七十歲即遷化。十一歲時剃髮而以來。曾不到尼公寺庵。其軀清淨宛如水中月。師看閱經論書籍一十二萬卷也。人無知其所以。玉田居士.聰林居士.祐普居士等皆是大守輩也。師出世時共作佐贊。法嗣之出世人一十三人也。石霜總.東谷光等為首。會下雲眾七百餘員也。諸方尊宿等雖多一天下。至師推轂曰。內外全該。其餘莫測。是則摩訶大梵也。皇帝賜自得禪師。乃敕號也。浪馳管子記師大槩。其旨十之八九不能及者乎。 銘曰。
  祖室光明。挑少林之妙清。宗旨派脉。紹新豐之洞靈。佛照輝朗。帶鷲嶺之精精。禪林繁茂。知天童之契情。麟角通氣。賀賞一天太平。鳳觜出象。制開三段要誠。自得和尚。紹宏智百歲蹱。家傳密用。舉大陽千年行。師游步七十年華。後豈以言思細可形乎。
  住瑞巖法弟比丘石窓洪恭謹撰
  紹興二十九年除月十五日馳筆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