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令通得一大藏教。乃至九經十七史。諸子百家。只贏得口頭滑。於本分事。遠之遠矣。士大夫。有留意於此者。多謂。佛道懸曠。久受勤苦。乃可得成。又謂。千生學威儀。萬劫學細行。如何博地凡夫。便得入手。此皆自推一座須彌山。一障障了。豈不見。黃山谷道人。問道晦堂。因論吾無隱乎爾。山谷於是瞥地。張無垢居士。初見靈隱明善權清。久之不契。及登妙喜之門。因論但知格物。不知物格。頓悟厥旨。看佗機投箭直。有受斤不動之質。方能當運斤成風之手。世出世間得人憎。無出者些子。如水行地中。無往而非水。若謂水專在是。比澄清大海。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若果得此事入手。只消一滴。便可興波作浪。則法性波瀾。學海波瀾。全卷全舒。全起全滅。盡浮幢王剎海。皆具吾一滴中矣。倘或不然。只守澄澄湛湛地。未免死水裡淹殺。有甚用處。所以圓悟道。我者裡禪。如大海相似。儞若將得瓶罌來取。是儞器量。又如此。登山須到頂。入海須到底。須是一回親到龍王宮殿裡。始堪商略。

  示印維那

  昔雲峯悅。誦先德。如何是佛法大意。三問三被打話。知金鑾有善。大愚有芝。憤憤悱悱。未萌一念已前。早被大愚一罩罩定。及聞大家相聚。喫莖齏語。如銀山鐵壁。不可端倪。夜造丈室。大愚曰。來何所求。云求佛心法。驗人端的處。下口便知音。雲峯若是箇漢。何處討大愚邪。
  前輩。具上根利性。得旨以還。深蓄厚養。不求聞達。霜露果熟。迫不得已。為人推出。則驚群動眾。自然蓋天蓋地。終不同褪花杏子摘却。一動一靜。其氣岸過人遠甚。
  吾門大法。的非小緣。學者起。問津一意之難。莫如求師之難。師家利生接物。以壽慧命之難。莫如求弟子之難。授受之際。不苟如此。
  播南印維那。朅來南方孤峯絕頂。與眾作息。根器重厚。造詣深穩。若不能言者。歲晚以其親庭尊年。決去江湖。志之所在。不可遏。能於汝言與心親。汝行與道合處。見難提之於密多。如水乳合。如珠走盤。以印其心。方知今生父母須親近。從本爺孃在頂門。是也。

  示日本舜上人

  出家乃大丈夫事。須具大丈失氣槩。靠者一著子。直是硬剝剝地。始得。纔方半前落後。則背馳爾。從上具大根器。有大力量。已得要領。尚有艱難萬狀。捍勞忍苦。如曹谿大鑑。因聞心無所住。徑造黃梅。夜半一語相投。卷衣而南。至啟蒙山本來面目之機。發印宗風幡心動之旨。殺人刀。活人劒。信知得處性燥。用時爪抹。應菴頌云。大海波濤濶。千江水逆流。龍王宮殿裡。不見一人遊。雖是直截提持。終出曹谿殼中不得。要入者般行戶。貴在脫落情塵。不守古人窠臼。
  舜上人由冷泉而登凌霄。十二時中。卓卓地。無虗棄底光陰。果然功用盡。伎倆忘。則知未離本國時。山河大地。草木叢林。又何孤自己。既到中國後。日月星辰。明暗色空。又多少誵訛。既然如是。未可打住。直須以浮幢王剎海。無邊香水海。拈向一毫頭上。西天四七。東土二三。一時勘破。始為親到龍王宮殿。不同門外遊人。

  偈頌
  種竹

  香嚴活葬在南陽。知是所知忘未忘。猛虎不應餐伏肉。聽教風雨細商量。

  送僧歸蜀

  曾經巴峽聽啼猨。萬想千思舉不全。一萬里風吹夢轉。月明人上錦江船。

  送昭書記歸徑山

  錯下凌霄恨不忘。百城烟水漫茫茫。思量六十蒿枝拂。鐵打心肝也斷腸。

  看潮

  怒雷聲撼海門秋。知是幾家人上樓。眼眼盡隨波浪轉。全潮端的屬誰収。

  褙語錄

  路不賷糧笑復歌。三更月下入無何。太平誰整閑戈甲。王庫初無如是刀。

  送愚菴和尚赴資福

  十分消息在竿頭。片甲纖鱗未足収。怪得一番浮子動。西湖明月上金鉤。

  古劒

  干戈罷却復何言。六國風清令不傳。猶有當時太平意。塵埋三尺髑髏前。

  花翁

  傳來五葉到渠儂。略露些兒便不同。自是普通年遠事。莫將一樣看春風。

  送祖上人歸蜀

  只因月下甕吞蛇。贏得南來兩眼花。換手槌胸應有日。知佗死欵屬誰家。

  送布袋像與妙峯和尚(時在上柏玉几菴)

  百千諸佛豎降旗。大法猶懸一縷絲。問訊率陀老慈氏。只是恰是下生時。

  放牛

  嗚咿聲斷笛橫時。滿目春風不自知。脚後脚前者些子。入渠群隊聽渠疑。

  拜大梅常禪師塔

  聲前借路謾經過。望却梅林自倒戈。八十四人屙漉漉。阿師猶更帶誵訛。

  上安晚鄭丞相。為免墳地

  黃檗山中話裴相。獨龍岡上憶舒王。相公留得谿邊寺。千古佳名在鄭鄉。

  送僧歸蜀

  脫得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