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覺禪人

  佛祖宗乘唯務直截。如香象渡河勢須徹底。若稍踟蹰則千里萬里沒交涉。是故從上古德行棒行喝。機境處參如擊石火閃電光。略露風規已是拖泥帶水落草了也。豈更論量淺深得失偏圓事理。解會明知是土上加泥。所以俊流佩最上乘印。似千日並照無幽不燭。纔見入門未舉目搖唇已先覰透心肝五臟。蓋本分手段初無造作。只貴快自承當剔起便行。可以籠罩古今十方坐斷。萬世千劫不移易絲毫許。儻未能如是頓超。亦須先自擺脫根塵妄緣以至淨妙殊勝理道。待空豁豁地如桶脫底。胷次蕩然疑情盡去。勝解俱忘。自然根本洞明。與從上來同得同證曾無間隔。乃是入理之門。悟中之則終不向髑髏前見神見鬼認影認光。墮在窠窟求出處不得。只如古人道即心即佛。又道非心非佛。又道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又道麻三斤。又道鋸解秤鎚。萬別千差若直下領略豈有二致。所以一了一切了。一明一切明。只這明了也須斬作三段始得。方入無事無為履踐諦當處耳。

  示自禪人

  初發心人性識勇猛。忘餐廢寢專誠堅碓為可喜。況春秋鼎盛不戀鄉井溫煥。依清高雅眾體究此一段大因緣。是誠宿有大根器。然更宜日慎一日業業兢兢。直下脫灑滴水滴凍蹈規循矩。既以為道之心代眾持盂。不為不好事業。要須居三家村裏亦如稠人廣眾。所謂自作一叢林也。袖疏投刺見人折節恭謹。於日用中當自參取。萬境萬緣皆為自己入路。一塵中透脫。徧界皆是大寶藏。發此蘊奧八萬塵勞皆八萬波羅蜜。轉物歸己隨處了心。並為作工夫處。是故古德道。山僧為汝發機却有限。不如他山河大地一切音聲及自己心念所起。乃文殊普賢觀世音妙門。豈不見寶壽作緣化於閙市。見二人相爭。傍人解勸你得恁無面目。渠便桶底脫去。後來出世打風打雨。但一如初心。專一不移。將來自己七通八達到無疑之地。自可超佛越祖。透脫生死乃餘事耳。

  示有禪人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誠哉是言。纔有揀擇即生心。心既生即彼我愛憎順違取捨樅然而作。其趣至道不亦遠乎。至道之要唯在息心。心既息則萬緣休罷。廓同太虗了然無寄。是真解脫豈有難哉。是故古德蘊利根種智者。聊聞舉著剔起便行。快自擔當更無回互。如大梅即佛即心。龍牙洞水逆流。鳥窠吹布毛。俱胝豎一指。皆是直截根源更無依倚。脫却知見解礙。不拘淨穢二邊。超證無上真宗。履踐無為無作。今時學道既有志性。當宜勉旃與古無儔。心期證徹到脚蹋實地處。動用全歸本際。千聖不可籠羅。解會併亡得失俱脫。乃是無欲無依真正自在自由道人也。到此豈更論難之與易哉。則無難無易亦了不可得也。衲僧家句裏出身。蓋提持向上機。於無句中出句。於無身中現身。言語道斷心行處絕。等閑蕩蕩地放曠寬閑。纔有機緣即蓋天蓋地。所謂密密綿綿無間無隔。不是強為。任運如此。是以諸天捧花無路。魔外潛覰不見。直得恁麼行履。自然超諸三昧。
  古人以無為無事為極致。蓋其心源澄淨虗融灑落。真實踐履到此境界。然亦終不住滯於此。直得如盤走珠如珠走盤。豈是死煞頓住得底。所以道雖是死虵解弄也活。
  長慶道。撞著道伴交肩過。一生參學事畢。酌然若非獨脫。安能知有此段。信知須是恁麼人。知有恁麼事。僧問曹山。因地而倒因地而起。如何是倒。山云肯即是。如何是起。山云起也。明眼人透見更不別求。只這片田地。不妨嶮峻時直嶮峻。平坦時直平坦。立地也不可明得。坐地也不可明得。
  古人得意之後。向深巖僻洞茅茨石室大休大歇放懷履踐。忘名棄利與世不相關涉。作自己成辦。然後隨緣不出則已。及至一出必驚群伏眾。蓋源深流長也。今既未能入深山窮谷。但只依本分守淡靜。如箇百不知百不會底人。隨處守見成得安穩。亦乃忘機之本也。

  佛果圜悟真覺禪師心要卷下始
  佛果圜悟真覺禪師心要卷下終

    嗣法 子文 編

  示月禪人

  昔曹山別。悟本問向甚處去。山云不變異處去。本云不變異處豈有去耶。山云去亦不變異。悟本領之。蓋其透得綿密無間隔。得大安穩。無所不通。是故機路灑落。千人萬人籠羅不住。至於發言直截了無凝滯。若胷次稍有解會隨處執著。則豈能句下便恁剪斷。善體此意真不變異。雖千生萬劫亦只如如。頭緒紛然一一當陽皆無變異。豈非得如空際大定耶。所以道妙體本來無處所。通身那更有縱由。則去亦不變異之旨明矣。
  釋迦老子道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虗也。將知徹佛知見淵源無不皆實。履踐到實處。凡所舉止悉不落虗。一一透頂透底邁古超今。求其形相毫末了不可得。極其諦當則喫飯著衣四威儀中全體成現。要須保任鄭重如獲至寶。將護長養便得大力量。以之度世利物靡所不堪。方為佛子。不辜釋迦老子苦口。謂之知恩報恩也。

  示本禪人

  常獨行常獨步。達者同游涅槃路。此蓋不與萬法為侶之大旨也。況自己本有根脚。生育聖凡含吐十虗。無一法不承他力。無一事不從他出。豈有外物為障為隔。但恐自信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