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佛果克勤禪師心要
 (嗣法)子文編

  佛果圜悟真覺禪師心要目次

卷上(始)
  示華藏明首座  寄張宣撫相公(二章)  示圓首座  示裕書記  示隆知藏  法王沖長老  示法濟禪師  示杲書記  示報寧靜長老  示開聖隆長老  示普賢文長老  示鼎州德山靜長老  示潭州智度覺長老  示蜀中鷲峰長老  示顯上人  示諫長老  示元禪客  示杲禪人  示蘊初監寺  示一書記  跋一書記法語  示宗覺禪人  示光禪人  示民禪人  示才禪人  示璨上人

卷上(終)
  示璨上人  示寧副寺  示詳禪人  示慧禪人  示若虗庵主修道者  示良蘆頭禪人  示許奉議  示諧知浴  示印禪人  示信侍者  示祖印沙彌  示民知庫  送自聞居士出京  示湧道者  示實上人  示樞禪人  示實禪老  示瑛上人  示泉上人  祖思禪人  示傑上人  示成修造  示逾上人  示淨禪人  示堅道者  示尚禪人  示瑛上人  示昇禪人  示民上人  示心道者  示照道人  示倫上人  示正上人  示性然居士  示慧空知客  示張直殿  示胡尚書悟性勸善文  示張宣機學士  示同龕居士傅申之  示黃聲叔  示曾待制  示呂學士  寄蜀守蘇仲虎

卷下(始)
  示黃太尉鈐轄  送雷公達教授  巨濟了然朝奉  示張仲友宣教  示德文居士  示興祖居士  示超然居士  示魏學士  示嘉仲賢良  示方清老  示李宜父  示韓通判  示張國太  示張子固  示元賓  示曾少尹  示蔣待制  示寧禪人  示勝上人  示琛上人  示英上人  示照禪人  示鑑上人  示祖上人  示宴禪人  示從大師  示祖禪人  示諸上人  示楊州僧正淨慧大師  示覺禪人  示自禪人  示有禪人

卷下(終)
  示月禪人  示本禪人  示達禪人  示印禪人  示妙覺大師  示仁書記  答怡然道人  答黃通判  示禪人  示詔副寺  示燈上人  示禪人  示魯叟  示禪者  示禪人  示遠猷奉議  示嚴殊二道人  示道明  示侍者法榮  示道人  示仲宣維那  示中竦知藏  示錢次道學士  示處謙首座  示悟侍者  示馮希蒙  示華嚴居士  示無住道人  示元長禪人  示丹霞佛智裕禪師  與耿龍學書批  示楊無咎居士  示成都雷公悅居士(二章)示張持滿朝奉  示吳教授  示禪人  示韓朝議  示曾待制  示宗覺大師
  

  佛果圜悟真覺禪師心要卷上始

    嗣法 子文 編

  示華藏明首座 (住江寧府天寧)

  祖師直示。豈有如許蹊徑。只貴向上人。聊聞舉著剔起便行。明眼覰來早是鈍置。古者道舉一隅不以三隅反者。吾不與也。箇箇須是舉一明三。目機銖兩。轉轆轆地。踈通俊快。始稱提持。豈不見良遂見麻谷。第一番見。谷便入方丈閉却門。渠疑著。及至第二次。谷驟步去菜園裏。渠便瞥地。乃謂谷曰。和尚莫謾良遂。若不來見和尚。洎被十二本經論賺過一生。看渠恁地不妨省力。既歸謂徒曰。諸人知處良遂摠知。良遂知處諸人不知。信知渠知處有不通風。諸人卒未薦得。可謂真師子兒。要作他家種草。直須更出他一頭地始得。
  達磨游梁入魏。落草尋人。向少林冷坐九年。深雪之中覔得一箇。及至最後問得箇什麼。却只禮三拜依位而立。遂有得髓之言。至令守株待兔之流。競以無言禮拜依位為得髓深致。殊不知劒去久矣爾方刻舟。豈曾夢見祖師。若是本色真正道流。要須超情離見別有生涯。終不向死水裏作活計。方承紹得他家基業。到箇裏直須知有從上來事。所謂善學柳下惠。終不師其迹。是故古人道。一句合頭語。萬劫繫驢橛。誠哉。
  破有法王出現世間。隨眾生欲種種說法。將知所說皆為方便。只為破執破疑破解路我見。並無許多惡覺惡見。佛亦不必出現。而況說種種法耶。
  古人得旨之後。向深山茆茨石室折脚鐺子煑飯喫。十年二十年。大忘人世。永謝塵寰。今時不敢望如此。但只韜名晦迹守本分作箇骨律錐老衲。以自所契所證。隨己力量受用。消遣舊業融通宿習。或有餘力推以及人。結般若緣鍊磨自己。脚跟純熟譬如閑荒草裏撥剔一箇半箇同知有。共脫生死轉益未來。以報佛祖深恩。抑不得已霜露果熟推將出世。應緣順適開拓人天。終不操心於有求。何況依倚貴勢作流俗阿師舉止。欺凡罔聖苟利圖名作無間業。縱無機緣只恁度世亦無業果。真出塵羅漢也。
  僧問天皇如何是戒定慧。皇云我這裏無恁閑家具。又問德山如何是佛。山云佛是西天老比丘。又問石頭如何是道。答云木頭。如何是禪。云碌塼。僧問雲門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譚。答云餬餅。又問趙州如何是祖師西來意。云庭前栢樹子。又問清平如何是有漏。答云笊籬。又問無漏。答云木杓。問三角如何是三寶。答云禾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