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遺蹤

  削壁天開巴峽同。怒雷常吼此山中。誰云水是無情物。一喝回頭萬籟空。

  靜夜鐘聲

  鯨鐘百尺危樓上。寂寂三更月色新。遙杵一聲山嶽震。等閒驚起坐禪人。

  深更佛號

  此身拋在匡床上。夢去橫生執著情。佛號一聲親喚惺。方知這裏已天明。

  乙丑春日謝簡生廣文偕啟鑰開士入山見訪。同遊喝水巖。烹龍泉。上鳳坡。縱觀諸勝并讀石壁先賢遺蹟。不勝古今之慨

  喜翁訪我鼓山中。此日偕遊興自同。石上古人皆已已。亭邊過客尚匇匇。龍頭活水烹新火。鳳尾蒼苔踏舊蹤。極目縱觀何所有。長江日夜競趨東。

  臧喟亭中翰入山見訪。劇談淨土。作此似之

  葉落驚秋早。逢君話道遲。謾疑佛語妄。須信自心迷。忍界平終險(娑婆此云堪忍)。樂邦遠可期。劉雷蓮社首(晉劉遺民.雷次宗入廬山蓮社。遺民先生淨土。遠公終時見遺民侍阿彌陀佛來迎曰。師先我發心。來何遲耶)。千古有芳規。

  壽陳濟之居士

  一別十餘年。此世幾更變。今日忽歸來。喜君重覿面。惟君豪氣王。靈機如掣電。即此徵壽元。時辰能自轉。嗟余衰頹甚。百無一可羨。終日唯閉門。課經一兩卷。聞君六十五。華堂置高宴。賓客如雲從。懽聲動畿甸。匇匇述俚言。為君祝綿衍。一展雪壁中。相看兩不厭。

  壽王海印州守

  林下休官喜見君。年高七十已稀聞。心同止水涵虗碧。貌似神仙淨俗氛。桃李花開春正暖。煙霞興逸道方殷。遙思堂上羣英集。共仰南山篆彩雲。

  吳石凝居士入山圓戒適值六袠大壽偈以祝之

  花甲初周日。親登石鼓壇。頓圓三聚竟。豈憚四弘難。事事菩提滿。心心法界寬。壽山高萬仞。喜與眾同觀。

  送素中耆德還真寂(二首)

  親自雲棲法窟來。源深流遠思悠哉。兩山監寺施全力。行業巍巍絕點埃。
  此去正當初夏日。歸心無計為君留。危灘百折俱遊遍。始信家山在上頭。

  願施

  有錢無施心。有心無錢施。求者絡繹來。白眼空相視。由昔有慳病。感此不如意。願伏藏隨身。生生恣給濟。

  浴佛偈

  念念護明下生。時時悉達出世。香海灌沐金軀。法界周流不異。我觀大地眾生。與佛平等無二。垢淨一時洗却。當處頓超覺地。

  輓謝廣文簡生居士(二首)

  底事相期已念年。切磋往復痛加鞭。一朝葉落歸根去。笑破羲皇未畫前。
  一性圓明無起滅。死生來去悉皆真。樂邦慈父親垂手。又見華開劫外春。

  答天河老衲(二首)

  錦鱗簇簇金波上。跳躍無因上直鈎。唯有不貪香餌者。始堪擕手話同游。
  老僧八十世尤稀。詩頌盈編慧業微。須信當時賣柴漢。不諳一字却傳衣。

  輓惟深耆德(二首)

  却憶昔年曾問法。滔滔雄辨見當機。聖人有所不知處。正在如今撒手時。
  紫雲深處建蘭若。彈指功成願行深。八十歸家何所有。遺風餘韻撼叢林。

  送遠齋禪師遊五臺(二首)

  此去臺山路七千。吉祥步步與同緣。金剛窟內重相見。拂袖歸來氣藹然。
  翠微深處久安禪。南北東西不涉緣。一旦六環飛出後。天華飄渺落階前。

  壽郁文靜主華甲初度

  髫年入道事空王。抖搜塵埃染戒香。已了三心不可得。方明一性自圓彰。雲邊種竹存虗節。嶺上栽松傲雪霜。六甲循環數莫盡。滔滔歲月等滄浪。

  示毒海闍黎四偈(有引)

  毒海闍黎。少年讀經。不由師訓即能通貫文義。況今日乎。其聞熏種子有自來矣。乙丑春再上鼓山同住兩載。將別去。無可為贈。乃作四偈送之。然語固鄙拙。大約家常荼飯日用所需不可少耳。闍黎勉旃。
  宗教凋零日。秉志在堅貞。一片無瑕玉。勿使玷青蠅。靈山標月指。既已解傳持。隨識不隨智。蓮華沒汙泥。詮旨雖無異。水乳亦須分。鵝王能擇乳。自不墮鵝羣。蠱毒鄉中水。輕沾即爛腸。若能傾吐盡。噴水百華香。

  高固齋居士遊粵東謁大司馬吳公偈以送之

  送君遊古粵。正值炎夏時。荔熟香盈路。雲開月到池。人生貴志合。道玅在心知。吐握相遲久。行行慰所思。

  藍公漪山人過訪以詩見贈次韻奉答

  夙擅青藍譽。紛傳喬梓名。筆端天籟發。胸次臥龍鳴。夜靜月如洗。秋來氣倍清。何時重聚首。促膝話無生。

  琉球國中山王求偈書此贈之

  巍巍宮闕涌中山。山海高深自作關。玉葉千秋傳益盛。金甌永固治常閒。鳥啼華笑真機發。魚躍鳶飛大道還。遙憶唐虞垂拱世。淳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