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無明本無自體。唯以淨心為體。但因熏習因緣故有迷用。以心往攝用即非有。唯是一心。如似粟麥本無自體。唯以微塵為體。但以種子因緣。故有粟麥之用。以塵往收用即非有。唯是微塵。無明亦爾。有即非有。
  △四遣能熏為體疑。
  問曰。既言熏習因緣故有迷用。應以能熏之法即作無明之體。何為而以淨心為體。答曰。能熏雖能熏他令起。而即念念自滅。何得即作所起體耶。如似麥子但能生果。體自爛壞歸於微塵。豈得春時麥子即自秋時來果也。若得爾者。劫初麥子今仍應在。過去無明亦復如是。但能熏起後念無明。不得自體不滅即作後念無明也。若得爾者。無明即是常法。非念念滅。既非常故。即如燈燄前後相因而起。體唯淨心也。是故以心收。彼有即非有。彼有非有故。名此淨心為空如來藏也。
  能熏指過去子果二種無明。無明指現在子果二種無明也。餘文可知。
  △五遣因果一異疑。
  問曰。果時無明與妄想為一為異。子時無明與業識為一為異。答曰。不一不異。何以故。以淨心不覺故動。無不覺即不動。又復若無無明即無業識。又復動與不覺和合俱起不可分別。故子時無明與業識不異也。又不覺自是迷闇之義。過去果時無明所熏起故。即以彼果時無明為因也。動者自是變異之義。由妄想所熏起故。即以彼妄想為因也。是故子時無明與業識不一。此是子時無明與業識不一不異也。果時無明與妄想不一不異者。無明自是不了知義。從子時無明生故。即以彼子時無明為因。妄想自是浪生分別之義。從業識起故。即以彼業識為因。是故無明妄想不一。復以意識不了境虗故即妄生分別。若了知虗即不生妄執分別。又復若無無明即無妄想。若無妄想亦無無明。又復二法和合俱起不可分別是故不異。此是果時無明與妄想不一不異也。以是義故。二種無明是體。業識妄想是用。二種無明自互為因果。業識與妄想亦互為因果。若子果無明互為因者。即是因緣也。妄想與業識互為因者。亦是因緣也。若子時無明起業識者。即是增上緣也。果時無明起妄想者。亦是增上緣也。上來明空如來藏竟。
  答中先明不一不異義。次明體用因果及因緣.增上緣義。以此諸義惟依一心虗妄建立。有即非有。故得結成空如來藏也。子時無明與業識先明不異。次明不一。果時無明與妄想先明不一。次明不異。繇根本無明得有業識之用。繇枝末無明得有妄想之用。故以二種無明為體也。繇子時無明得生果時無明。復繇果時無明熏成子時無明。故二種自互為因果。名親因緣。繇業識得起妄想。復繇妄想熏成業識。故二種亦互為因果。亦名親因緣。若子時無明起業識。果時無明起妄想。但是異法相成。秪名增上緣也。
  △二明不空義。猶大佛頂經所謂一即一切即。十界但即。非偏假也。文為二。初總立諸科。二隨科各釋。今初。
  次明不空如來藏者。就中有二種差別。一明具染淨二法以明不空。二明藏體一異以釋實有。第一明染淨二法中。初明淨法。次明染法。初明淨法中復有二種分別。一明具足無漏性功德法。二明具足出障淨法。
  △二隨科各釋即為二。初明具染淨法。二明藏體一異。初中二。初明淨法。二明染法。初又二。初明具足無漏性功德法。二明具足出障淨法。今初。
  第一具無漏性功德者。即此淨心雖平等一味體無差別。而復具有過恒沙數無漏性功德法。所謂自性有大智慧光明義故。真實識知義故。常樂我淨義故。如是等無量無邊性淨之法唯是一心具有。如起信論廣明也。淨心具有此性淨法。故名不空。
  起信論云。不覺起念見諸境界。故說無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若心有動非真識知。非常非樂。非我非淨。心性無動即真實識知等義。此性淨法不約德用言也。
  △二明具足出障淨法二。初明果性惟心所具。二明能熏亦惟心所具。今初。
  第二具出障淨德者。即此淨心體具性淨功德。故能攝持淨業熏習之力。由熏力故德用顯現。此義云何。以因地加行般若智業熏於三種智性令起用顯現。即是如來果德三種大智慧也。復以因地五波羅蜜等一切種行熏於相好之性令起用顯現。即是如來相好報也。然此果德之法雖有相別。而體是一心。心體具此德故。名為不空。不就其心體義明不空也。何以故。以心體平等非空不空故。
  △二明能熏亦惟心所具。
  問曰。能熏淨業為從心起。為心外別有淨法以為能熏耶。答曰。能熏之法悉是一心所作。此義云何。謂所聞教法悉是諸佛菩薩心作。諸佛心菩薩心眾生心是一故。教法即不在心外也。復以此教熏心解性。性依教熏以起解用。故解復是心作也。以解熏心行性。性依解熏以起行用。故行復是心作也。以行熏心果性。性依行熏起於果德。故果復是一心作也。以此言之。一心為教乃至一心為果。更無異法也。以是義故。心體在凡之時本具解行果德之性。但未為諸佛真如用法所熏。故解等未顯用也。若本無解等之性者。設復熏之。德用終不顯現也。如是真金本有器朴之性。乃至具有成器精妙之性。但未得推鍛而加。故器朴等用不現。後加以鉗椎。朴器成器次第現也。若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