銓者。至自齊州。齎阿彌陀佛像。微妙工巧。世所未有。問之則云。此天竺雞頭摩寺五通菩薩。乘空往彼安樂世界。圖繪而來。海感慶逢遇。虔篤禮敬。乃覩神光照爍。于是模寫懇苦。願生彼國。後微疾。夜忽起。依常面西。禮竟跏趺。至曉而逝。儼然如生。

  二沙彌

  隋汶州二沙彌。同志念佛。長者忽亡。至淨土。見佛白言。有小沙彌同修。可得生否。佛言。由彼勸汝。汝方發心。汝今可歸。益勤淨業。三年之後。當同來此。至期。二人俱見佛來。大地震動。天華飄舞。一時同化。

  善導和尚

  【解】唐善導。貞觀中。見西河綽禪師淨土九品道場。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修餘行業。迂僻難成。惟此法門。速超生死。于是篤勤精苦。若救頭然。每入佛堂。合掌胡跪。一心念佛。力竭不休。雖寒氷亦須流汗。以表至誠。出即為眾演說淨土。三十餘年。不暫睡眠。護持戒品纖毫不犯。飲食衣服有餘。並以迴施。好食送大厨供眾。粗惡自食。諸有嚫施。用寫阿彌陀佛經十萬餘卷。畫淨土變相三百餘壁。見壞寺及塔。皆悉修營。然燈續明。每歲不絕。三衣瓶鉢。不使人持洗。不與眾同行。恐談世事。妨修行業。【解】展轉相授。有誦彌陀經十萬至五十萬遍者。有念佛日課萬聲至十萬聲者。得念佛三昧往生者。不可勝紀。或問導云。念佛得生淨土否。答云。如汝所念。遂汝所願。于是導自念阿彌陀佛一聲。則有一道光明。隨其口出十聲。以至百聲。光明亦如此。其勸化偈云。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躘蹱。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衰殘老病。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後謂人曰。此身可厭。吾將西歸。乃登寺前柳樹。投身而逝。高宗皇帝知其事。賜寺額為光明。

  智欽

  唐智欽。專習禪業。又禮念萬五千佛名。乃至百遍。後于柳州阿育王塔前。然一臂求生淨土。弟子僧護。夜半見庭前。光照異常。因問何人秉炬。凡三問。空中聲曰。來迎欽禪師耳。護急啟窓。見佛身光明旛華寶葢。滿虗空中。欽隨佛冉冉而去。

  五會法師

  【解】唐法照。大歷二年。止衡州雲峰寺。慈忍戒定。為時所宗。甞于鉢內。覩五色雲。有梵剎。曰大聖竹林寺。後詣五臺見異光。果得竹林寺。入講堂。則文殊在西。普賢在東。萬眾圍繞。而為說法。照作禮問曰。末代凡夫。未審修何法門。文殊告曰。諸修行門。無如念佛。我以念佛。得一切種智。又問當云何念。曰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念。毋令斷絕。決定往生。後臘月朔。在華嚴院淨業道場。方憶二大士記我往生。乃一心念佛。忽見梵僧佛陀波利謂曰。汝華臺已就。後三年華開矣。至期謂眾曰。吾行矣。端坐而逝。師甞于湖東寺。開五會念佛。感祥雲寶閣。覩阿彌陀佛。及二菩薩身滿虗空。又于并州五會念佛。感代宗皇帝宮中聞念佛聲。遣使追尋。乃見師勸化之盛遂詔入京。教宮人念佛。亦及五會。號五會法師。

  臺岩康法師

  唐少康。縉雲仙都人。【解】十五通法華楞嚴。貞元中。因詣洛陽白馬寺。見殿中文字放光。探之則善導和尚西方化導文也。師祝曰。若于淨土有緣。當更放光。言已光明閃爍。師曰。劫石可磨。我願無易矣。遂至長安光明寺善導和尚影堂瞻禮。忽聞空中謂曰。汝依我教。廣化有情。他日功成。必生安養。乃適新定乞錢。誘小兒念佛。念佛一聲。與錢一文。年餘無少長貴賤。見師者皆稱阿彌陀佛。念佛之聲。盈滿道路。又于烏龍山。建淨土道場。每升座高聲唱佛。眾見一佛從其口出。十聲則有十佛。若連珠狀。師曰汝見佛者。必得往生。時眾數千。有不見者。悲傷自責。因倍精進。後二十一年。十月三日。囑道俗曰。當于淨土。起欣樂心。于閻浮提。起厭離心。汝曹此時見我光明。真我弟子。遂放異光數道而逝。塔于臺子岩。號臺岩法師。

  自覺

  唐自覺。住真州。常發願。願因觀音。得見阿彌陀佛。于是鑄觀音像。高四十九尺。既成。祝願。夜三更忽有金光二道。阿彌陀佛自光中而下。二大士左右隨之。佛垂手摩覺頂曰。守願勿易。利物為先。寶池生處。孰不如願。後十一年。七月望夕。見一人形似天王。雲間現身。謂覺曰。安養之期至矣。即于觀音像前。趺坐而化。

  善胄

  唐善胄。瀛州人。武德三年病革。謂門人曰。吾一生正信。不慮淨土不生。即令拂拭房宇。燒香嚴待。病久委臥。忽起坐合掌。語侍人曰。安置世尊令坐。又自陳懺悔。良久曰。世尊去矣。低身似送。因臥曰。向者阿彌陀佛來。汝等還見否。不久吾當去耳。少頃而逝。

  懷玉

  唐懷玉。台州人。注想淨業。近四十年。布衣一食。常坐不臥。誦彌陀經三十萬遍。日課佛號五萬聲。天寶元年。念佛間。忽見佛菩薩。滿虗空中。有一人手擎銀臺。前以示玉。玉曰。吾一生念佛。本望金臺。何為不然。聖眾遂隱。玉彌加精進。至三七日。向擎臺者。復來告云。師以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