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是地也。

  附庸城十数。此城渠酋,尝杀命吏数人、商贾百数,尽掠其财货。西伐之举由此也。

  《元史本纪》:“太祖十四年夏六月,西域杀使者,帝帅师亲征,取讹答剌城,擒其酋哈只儿只兰秃。”

  讹打剌西千余里,有大城曰寻斯干。

  《西使记》曰:“过撏思干,城大而民繁。”《元史太祖本纪》曰:“十五年,克寻思干城。”又曰:“十六年,攻薛迷思干城。”今案太祖克此城,后复叛,故十六年再攻之。“薛迷思干”,即“寻斯干”也。《西北地附录》作“撒麻耳干”。《元史按竺迩传》曰:“太祖西征寻斯干。”《郭宝玉传》曰:“下撏思干城。”又曰:“引兵据撏思干,入铁门,屯大雪山。”《耶律阿海传》曰:“下寻斯干等城。”《明世法录》曰:“撒马儿干,古撏宾国,在悬度山西。唐以其地为修鲜都督府,拜其五都督。元驸马帖木儿主其国。东有养儿沙鹿海牙赛兰达失干,西有渴石迭里迷诸城,并隶焉。”

  寻斯干者,西人云肥也,以地土肥饶,故名。

  《西游记》曰:“寻思干城,万里外回纥国国最佳处。”杜环《经行记》曰:“萨末建,土沃,人富,国小,有神祠,名拔诸。”《湛然集十二怀古诗》:“感恩承圣敕,寄信到寻罳。”自注:“寻思虔,西域城名。西人云:‘寻罳,肥也。虔,城也。’通谓之肥城。”

  甚富庶。用金铜钱,无孔郭。环城数十里皆园林,飞渠走泉,方池圆沼,花木连延,诚为胜概。瓜大者如马首。谷无黍、糯、大豆,盛夏无雨。以蒲萄酿酒,有桑不能蚕,皆服屈胞。

  《湛然集》卷七《戏作二首》:“屈眴轻衫裁鸭绿,蒲萄新酒泛鹅黄。”卷五《乞扇诗》:“屈眴圆裁白玉盘,幽人自翦素琅玕。”《元史舆服志》曰:“质孙,华言一色服也。勋戚大臣近侍,赐则服之,下至乐工、术士,皆有此服,精粗之制不同,总曰质孙。”

  以白衣为吉〔色〕,以青衣为丧服,故皆衣白。

  陈诚《使西域记》:“哈烈国主以白布缠头,辫发后髢。男子髡首,缠以白布。妇人以白布蒙首。”

  寻思干西六七百里,有蒲华城,土产更饶,城邑稍多。

  《元史太祖本纪》:“十五年,克蒲华城。”《耶律阿海传》:“下蒲华城。”《西北地附录》:“忒耳迷”之下,有“不花剌”。似即《本纪》之蒲华。《明世法录》曰:“卜花儿在撤马儿罕西七百里。以道里计之,撒马儿干即寻思干,则卜花儿即蒲华矣。”《耶律阿海传》:“从帝攻西城,下蒲华、寻斯干等城。”《湛然集》卷五《赠蒲察元帅诗》其七:“闲乘羸马过蒲华,又到西阳太守家。”又卷六有《蒲华城梦万松老人诗》。

  寻思于乃谋速鲁蛮种落梭里檀所都。

  《北使记》曰:“有没速鲁蛮回纥者,性残忍,肉必手杀而啖,虽斋亦酒脯自若。”《西游记》曰:“至阿里马城,铺速满国王来迎,宿于西园。”“铺速满”及“没速鲁蛮”,皆“谋速鲁蛮”之转声也。又按《辽史诸部表》有普速完部,《金史》群牧十二处有蒲速斡,此云“谋速鲁蛮种”,似一类也。《湛然集》卷十二《怀古一百韵》注云:“大石林牙,辽之宗臣,挈众而亡。不满二十年,克西域数十国,幅员数万里。传数主,凡百余年,颇尚文教。西域至今思之,庙号德宗。”卷五《河中春游诗》注云:“寻斯干有西域梭里檀,故宫在焉。”

  蒲华、苦盏、讹打剌城,皆隶焉。

  《西域图考》云:“《元太祖纪》:十四年己卯,西域杀使。帝亲征,取讹答剌城。讹答剌,即阿克苏城。也石的石河,即乌什之毕底尔河也。”

  蒲华之西,有大河入于海。

  《太祖本纪》:“十五年夏五月,驻跸也石的石河。”但是时克蒲华城及寻思干城,此大河非也石的石河,却是今阿母河。以《元秘史》及《西游记》知之矣。

  其西有玉里犍城,

  《元史本纪》:“十六年秋,皇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分破玉龙杰赤等城,下之。”玉里犍,即“玉龙杰”三字之对音。蒙古谓“官”曰“赤”,故名玉龙杰赤也。《元秘史》曰:“过阿梅河,至兀笼格赤城下营。”“兀笼格”尤与“玉里犍”声近矣。《元史曷思麦里传》作“月恋揭赤之地。”《耶律希亮传》:“五月,西行至孛劣撒里。六月,至换札孙。又西行九百里,至也里虔城。又从二王还,至不剌城。”案:孛劣撒里,即不剌城。换札孙,即“虎司”之声转,此西辽都也。“九百里至也里虔城”,即“玉龙杰”之转声,此即玉龙杰赤也,又即“玉里犍”三字之对音。“还至不剌城”,又即“孛劣撒里”。盖翻译本一人,而前后不相照,作传者又不相照,作传者又不识蒙古语,故使读者茫然耳。

  梭里檀母后所居。富庶又盛于蒲华。

  此母后当是直鲁古之妻,其时乃蛮篡直鲁古之国,而尊其后为皇太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