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品经赞
  玉蟾真人赞
  稽首顶礼   孚佑帝君    驾鹤乘鸾下白云
  阐教指迷津  楞音棱伽音茄音声 唤醒诸盲音萌人
  
  大函真人赞
  慧日威光寂照尊  导师能作世间眼欲于苦海设津梁  故向伭关宣秘典优那华一现时  频迦音佳迦陵音宛转灵苗枯槁几欲摧  云际晴飞法雨点丹霞紫气白云间  万籁无声天语响合目冥心耸耳听  销尽浮生颠倒想吾侪闻法法喜生  鹄立鹓音渊班皆雀跃伎乐时如天乐鸣  空花欲作天花落群迷心病赖师疗音料灵章字字皆丹药愿与十方诸众生  同证金仙无上觉末劫仙从师口生  威神功行难思议吾侪若欲报师恩  当度众生无数亿
  帝前太史真人赞
  天人教主   大圣纯阳  伭机奥旨赖宣扬
  苦海正迷茫  流浪无航  仙子示津梁
  九重()音嚣辟演栖音西真大拔济苦海洞妙伭微仙经
  观心除妄品第一
  尔时 演正帝君,因下界凡迷,机巧变诈,如鬼如蜮,凶狠毒恶,如狼如虎,造诸愆尤,举世皆然,惟楚为甚。己未之秋,上帝震怒,命司过诸神,历察人民罪案,尽依天律,注定劫数,其在劫众生,不可胜纪。 帝君大慈,垂涕奏曰:
  「下方生民,非不欲断恶修善,趋吉避凶,无奈至道难明,狂心难遏,是以恣念乱为,罹诸业网,获罪昊天。容 臣下凡,默与群盲音萌,明指修身养性之诀,存理遏欲之道,庶使众生,易悟易晓,自能销除妄念,调伏狂心,不惟能脱苦缚,若人行持不退,竟可登仙成佛,伏惟圣主, 臣施行。」
  帝德好生,欣准 师奏。
  师出,左掖 柳真人稽首曰:「今古仙佛,哀愍众生,已曾宣说无限妙法,欲冀众生,闻法受持,免堕轮回。无奈众生不肯信受,反加诽谤,是以转增恶趣,堕大地狱。今 慈尊虽有神通愿力,纵使一身具千手眼,又安能援天下之沉溺耶!」
  师曰:「诸仙诸佛所说经法,辞义幽伭,浊世众生根钝智浅,不能通晓,且历代仙佛所说大道,尚有未闻之秘。今 我下凡,一则明指圣贤心法,一则敢阐仙佛秘旨,纵有妄泄天机之罪,倘得众生超举,何辞一身谪降!」
  真人闻言,且悲且喜。于是 帝君率诸天神王,真仙圣众,降于十月初九吉辰,谓诸大弟子曰:
  「一切众生,背觉合尘,虚生浪死,烧煮于火宅之内,汨没于苦海之中。皆由众生,纵贪瞋痴,自戕心性,使客尘覆却明珠,迷云蔽住杲音槁日,是以流入诸趣,无有出期。 我视众生,如所生子,岂忍尔等堕于轮回,受诸苦恼!故为阐说仙佛奥旨,我作医王,疗尔心病,尔等冥心谛听,当为尔说:
  一切众生,欲求长生,须体大道。欲体大道,先须观心。观心之法:眼欲返视,耳欲返听,鼻欲返闻,舌欲返尝,意欲返观。神光一出,即使返照;妄念一起,即使返觉。古人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起即觉,觉之即无。故当一念将萌,勿令更生枝叶,即回光内烛,而妄根顿灭。道伭居士曰:『一出便收来,既归须放下。』《龙虎经》曰:『至妙之要,先存后忘。先存之以虚其心,次忘之以廓其量。』此古圣之至诀也。是以欲灭诸妄,务在观心。 释氏曰:『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故一妄照了,即一妄之真;如一念觉了,即一念之菩提。《阴符经》曰:『秉灵烛以照迷情,持慧剑以割爱欲。』迷情既破,灵烛可忘;爱欲既断,慧剑亦捐。此皆观心之法也。
  既知观心,当明心体。此心自无始以来,无生无灭,无去无来,至虚至明,至真至诚,空空洞洞,了了灵灵。不可以有无而度音铎之,不可以色相而窥之。穷之于天地之先,莫知其始;究之于天地之后,莫知其终。天地赖此而覆载,日月赖此而照临,虚空赖此而广,万灵赖此而变通。
  三教圣人,教人修道,无非修此一心。为众生时,此心不灭;为仙佛时,此心不添。 释氏云:『心精洞圆,含裹十方;体如虚空,无有边际,当下便是。』动念则乖,无奈众生,不识本心,认贼为子,以奴役主,以妄累真,是以轮回生死,无有休息,深为哀愍!」
  仙师说经已毕。时有五云覆室,瑞色萦堂,如是 莫来佛子,出班赞曰:阐经度劫  好生为心  笛音落处消尘氛  仁慈孚佑尊 仙佛咸钦  拔济无平等
  真来佛子,暨真仙神王,皆大欢喜,作礼信受而退。
  开基采药品第二
  「自有身来,丧性离命,七魄拔舍,三尸败户,六贼乖搏音博,四大幻渺,长者以短,寿者以夭,清者以浊,智者以愚,失乎圣父圣母之气,而纯乎凡父凡母之气。是以知饮知食,无异披毛戴角!
  惟圣人以道全角,以术延命,窃无涯之元气,续有限之形躯,脱凡父凡母之气,而纯乎圣父圣母之气。故炼性炼形,不难成佛成祖。
  须知此身未生之先,一呼一吸,气通乎母。既生之后,一呼一吸,气通乎天。人能静坐圜内,于无为无妄中,返心内照,自有如电如露,一点真阳勃勃然引入伭关,透乎长谷,竟乎泥丸,化为玉液,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