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书 五代 谭峭 撰


  卷一 道化
  蛇雀
  老楓
  耳目
  環舞
  鉛丹
  形影
  蟄藏
  梟鶏
  四鏡
  射虎
  龍虎
  游雲
  噦嚥
  大化
  正一
  天地
  稚子
  陽燧
  死生
  爪發
  神道
  神交
  大含
  卷二 術化
  雲龍
  猛虎
  用神
  水竇
  魍魎
  虛無
  虛實
  狐狸
  轉舟
  心變
  珠玉
  蠮螉
  胡夫
  陰陽
  海魚
  磵松
  動靜
  聲氣
  大同
  帝師
  琥珀
  卷三 德化
  五常
  飛蛾
  異心
  弓矢
  聰明
  有國
  黃雀
  籠猿
  常道
  感喜
  太醫
  讒語
  刻畫
  酒醴
  恩賞
  養民
  卷四 仁化
  得一
  五行
  畋漁
  犧牲
  太和
  墨魚
  神弓
  救物
  書道
  鳳鴟
  知人
  螻蟻
  歌舞
  躑躅
  止鬭
  象符
  善惡
  卷五 食化
  七奪
  巫像
  養馬
  絲綸
  奢僭
  燔骨
  食迷
  戰欲
  膠竿
  庚辛
  興亡
  雀鼠
  無爲
  王者
  鴟鳶
  卷六 儉化
  太平
  權衡
  禮道
  食象
  民情
  慳號
  君民
  乳童
  化柄
  御一
  三皇
  天牧
  雕籠
  禮要
  清靜
  損益
  解惑
  卷一 道化
  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是以古圣人穷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是谓大同。故藏之为元精,用之为万灵,含之为太一,放之为太清。是以坎离消长于一身,风云发泄于七窍,真气熏蒸而时无寒暑,纯阳流注而民无死生,是谓神化之道者也。
  蛇雀
  蛇化为龟,雀化为蛤。彼忽然忘曲屈之状,而得蹒跚之质;此倏然失飞鸣之态,而得介甲之体。斫削不能加其功,绳尺不能定其象,何化之速也。且夫当空团块,见块而不见空;粉块求空,见空而不见块。形无妨而人自妨之,物无滞而人自滞之,悲哉!
  老枫
  老枫化为羽人,朽麦化为蝴蝶,自无情而之有情也。贤女化为贞石,山蚯化为百合,自有情而之无情也。是故土木金石,皆有情性精魄。虚无所不至,神无所不通,气无所不同,形无所不类。孰为彼,孰为我?孰为有识,孰为无识?万物,一物也;万神,一神也,斯道之至矣。
  耳目
  目所不见,设明镜而见之;耳所不闻,设虚器而闻之。精神在我,视听在彼。跰趾可以割,陷吻可以补,则是耳目可以妄设,形容可以伪置。既假又假,既惑又惑。所以知魂魄魅我,血气醉我,七窍囚我,五根役我。惟神之有形,由形之有疣。苟无其疣,何所不可?
  环舞
  作环舞者宫室皆转,瞰回流者头目自旋。非宫室之幻惑也,而人自惑之;非回流之改变也,而人自变之。是故粉巾为兔,药石为马,而人不疑;甘言巧笑,图脸画眉,而人不知。唯清静者,物不能欺。
  铅丹
  术有火练铅丹以代谷食者,其必然也。然岁丰则能饱,岁俭则能饥,是非丹之恩,盖由人之诚也。则是我本不饥而自饥之,丹本不饱而自饱之。饥者大妄,饱者大幻,盖不齐其道也。故人能一有无,一死生,一情性,一内外,则可以蜕五行、脱三光,何患乎一日百食,何虑乎百日一食。
  形影
  以一镜照形,以余镜照影。镜镜相照,影影相传,不变冠剑之状,不夺黼黻之色。是形也与影无殊,是影也与形无异。乃知形以非实,影以非虗,无实无虗,可与道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