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之所以成終而成始也。人為萬物之靈,故主人而言,是知夏尚忠人之義也、商尚質地之理也,周尚文天之象也。三代迭興,三統異尚,而聖人答顏子為邦之問,則日:行夏之時,乘殷之轄,服周之冕。法天道,行地利,用人紀之義彰矣。斯所謂百王不易之大法也。故日: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此之謂也。
  韓子日:形於上者謂之天,形於下者謂之地,命於其兩問者謂之人。形於上,日、月、星、辰皆天也;形於下,草、木、山、川皆地也;命於其兩問,夷、狄、禽、獸皆人也。
  程子日:天地交,而萬物生於中,然後三才備。人為最靈,故為萬物之首。凡生天地之中者,皆人道也。
  象數三
  天地之數中乎五,圖書之象著乎五,皇極之位建乎五。五者,中也。中也者,四方之交會也。東木、西金、南火、北水,其行之序則日:木、火、土、金、水。木、火為陽,金、水為陰;土居中央,亦陰亦陽。其生之序則曰:水、木、火、金、土。水、木為陽,火、金為陰。天以一生水,而地以六成之,故河圖一、六居北,而為水。地以二生火,而天以七成之,故河圖二、七居南,而為火。天以三生木,而地以八成之,故河圖三、八居束,而為木。地以四生金,而天以九成之,故河圖四、九居西,而為金。天以五生土,而地以十成之,故河圖五、十居中,而為土,交貫四氣,而作其樞紐也。是故五行之象,見乎天;五行之質,具乎地。人肖天地以有生,具五氣以成形,稟五性以成德,故語性、道者,無一不本於是。得其氣之正且通者,為聖,為賢;得其氣之偏且窒者,為愚,為不肖。然五方之習俗,又各隨其所見而局於一偏,其嗜欲好尚,亦有所不同者矣。東方生地,日之所出,故習見其生,而老氏有長生之說。西方收地,日之所入,故習見其死,而佛氏有寂滅之說。南方明盛,陽之伸而神靈著焉。北方幽翳、陰之屈而鬼怪見焉。惟聖人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嚮明而治;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天下之至神也。周子日: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
  象數四
  周子日: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唯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象數五
  右五、十中交九宮之叔,即洛書之數也。一、三、九、七,天數也。天數奇,奇之象圓,參於三,其數左旋,始於一,居于正北;一三如三,故三次于正東;三三如九,故九次于正南;三九二十七,故七次于正西;三七二十一,而復于一。二、四、八、六,地數也。地數偶,偶之象方,兩於二,其數右·轉,起于西南;二二如四,故四次於東南;二四如八,故八次于東北;二八十六,故六次于西北;二六十二,而歸于二。此陰陽左右運行自然之妙,而二、七、四、九易位,與河圖不同者也。《內經》日:天數始於一,終於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為九野:正北日冀州,今大都、燕南、河問、平陽等路。正東日青州今益都、沂密、登萊等州。正南曰揚州,今兩淮、兩浙、江東、江西、甌閩等處。正西日梁州,今川蜀、雲姚等處。正中日豫州,今河南、襄陽等處。東北日兗州,今濟南、東平、東昌、濟寧等處。東南曰徐州。今徐、邛、宿、亳等州。西南日荊州,今荊潭、湖廣等處。西北日雍州。今陝西、甘肅等處。是故神禹別之而作《貢》,箕子演之而叔《疇》。他如運氣、太乙、陰陽、醫家者流,雖純駁不同,要皆不出乎此九宮之數也。
  右圖一、三、五、七、九,而兩儀、四象、八卦在其中矣。陽倡而陰和,陽實而陰虛,儀雖兩而實三,象雖四而實五,卦雖八而實九,于以見天地間非陽不生,非陰不成,造化自然之本原也。
  象數六
  右河洛十五生成之象。
  《傳》日: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則者,法其象與數也。數始於一,小衍之而成五,大衍之而成十。五、十者,數之結括。而圖書者,倚數之大原,卦畫之準則也。此象縱橫十有五數,正則河圖中宮天五乘地十之象。
  其中 者,《易》也,即圖書中五之中。動而陽上同乎天,其象為 ;靜而陰下同乎地,其象為 。天 下生 為陰陽,地 上生 為柔剛,即圖書中五之上下左右。其數則陽一陰四,剛三柔二,衍而一六、二七、三八、四九,即圖、書四維之束、西、南、北;分為八卦,合為五行。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此圖之象原其生,而河圖之位據其旺,而#5洛書之位總其變,大衍之周揭其實也。河圖,木束、火南、金西、水北,正也。洛書,金火易位,金南火西,變也。夫以始生之序言之,坎、巽生於地之剛,朱子所謂少陽。少陽之位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