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為魄也,故云魄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人為魄。
  魂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人為魂。
  魂屬木,在天氣則為風,在地形則為五行之木,在人王神#5則為魂也,故云魂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人為魂也。
  惟以我之精,合天地萬物之精,譬如萬水可合為一水。
  因萬水可合為一水之喻,以此知吾之精,可合天地萬物之精為一精也,故云惟以我之精,合天地萬物之精,譬如萬水可合為一水也。
  以我之神,合天地萬物之神,譬如萬火可合為一火。
  因萬火可合為一火之喻,以此知吾之神,可合天地萬物之神為一神也,故云以我之神,合天地萬物之神,譬如萬火可合為一火。
  以我之魄,合天地萬物之魄,譬如金之為物,可合異金而鎔之為一金。
  因異金可合鎔之為一金之喻,以此知吾之魄,可合天地萬物之魄為一魄也,故云以我之魄,合天地萬物之魄,譬如金之為物,可合異金而鎔之為一金也。
  以我之魂,合天地萬物之魂,譬如木之為物,可接異木而生之為一木。
  因異木可接為一木之喻,以此知吾之魂,可合天地萬物之魂為一魂也,故云以我之魂,合天地萬物之魂,譬如木之為物,可接異木而生之為一木也。
  則天地萬物皆吾精吾神、吾魄吾魂,何者死,何者生。
  如上所說,則天地萬物精神魂魄同生於道也,既同生於道者,道豈有生死哉,故云天地萬物皆吾精吾神,吾魄吾魂,何者死何者生也。此章明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一生於道,道無生死者也。
  右第三章
  關尹子曰:五行之運,因精有魂,因魂有神,因神有意,因意有魄,因魄有精,
  金木水火土五行運轉,互相生也。精屬水,魂屬木,水生木,故云五行之運,因精有魂也;神屬火,木生火,故云因魂有神也;意屬土,火生土,故云因神有意也;魄屬金,土生金,故云因意有魄也;精屬水,金生水,故云因魄有精也。
  五者回環不已,
  精神魂魄意五者相生,循環不已也。已者,止也,故云五者循環不已也,相生者,精生魂,魂生神,神生意,意生魄,魄生精,精復生魂也。若人心神不生,則意不生,為無火,則無土也;意不生,則魄不生,為無土,則無金也;魄不生,則精不生,為無金,則無水也;精不生,則魂不生,為無水,則無木也;魂不生,則神不生,為無木,則無火也。以此則知,一心不生,五者皆廢,乃出輪迴之捷徑也。
  所以我之偽心,流轉造化幾億萬歲,未有窮極。
  偽心者,業識也,一切眾生業識忙忙,無本可據,流浪生死,出轂入轂,四生六道,販骨如山,輪迴不知幾億萬歲,尚未有窮極出離也。大聖垂慈是經,由是而說也,故云所以我之偽心,流轉造化幾億萬歲,未有窮極也。造化者,生死也,我者,一切眾生是也。
  然核芽相生,不知幾萬株,天地雖大,不能芽空中之核,
  果木有核者,埋於土內,則生芽長成樹,復結果生核,核復埋土生芽,芽又長成樹,生核,如此相生,不知幾萬株樹而不窮,故云然核芽相生,不知幾萬株也。此喻心含識,則偽心流轉造化幾億萬歲,未有窮極也。若將果核以線繫之懸於空中,彼天地雖大,豈能生芽哉,故云天地雖大,不能芽空中之核也。此喻一心合於真空,造化不能輪迴也。
  雌卵相生,不知其幾萬禽,陰陽雖妙,不能卵無雄之雌。
  禽之雌,因與雄交而生其卯,雌覆卯而生小禽,長大復有雌雄相交而生卯,如此相生,不知其幾千萬億禽也,故云雌卯相生,不知其幾萬禽也。此喻心背覺合塵,生死不已也。彼禽之雌不與雄交合,彼陰陽雖妙,豈能生卯哉,故云陰陽雖妙,不能卯無雄之雌。此喻心不合塵,則無生死者也。
  惟其來干我者,皆攝之一息#6,則變物為我,無物非我,所謂五行者,孰能變之。
  我者,心也,心本無心,因物境來相干,則一息之問,心忽見也,以此知即物是心也,故云惟其來干我者,皆攝之一息,則變物為我也。若無物境來干,則心不見,心既不見,即是真空,五行豈能變真空哉,不能變真空者,則無生死輪迴也,故云無物非我,所謂五行者,孰能變之。故云見物便見心,無物心不見,十方通塞中,真心無不遍,正謂此也。此章明一念纔生,則落五行,輪迴不已,一心不生則真空,陰陽不能陶鑄矣。
  右第四章
  關尹子曰:眾人以魄攝魂者,金有餘則木不足也,
  魄者,陰也,妄想貴著眾惡是也,魂者,陽也,清靜無染眾善是也,眾人愚癡顛倒,妄想責著,外行眾惡,內貴色慾,外損陰德,內耗元陽,陽魂耗盡,陰魄獨強,惡習所攝,死沉陰界,如水流下,蓋屬乎陰者自降也,陰魄既獨強,陰魄屬金,是金有餘也,陽魂既耗盡,陽魂屬木,是木不足也。攝,制伏也,以強魄制伏弱魂也,故云眾人以魄攝魂者,金有餘則木不足也。
  聖人以魂運魄者,木有餘則金不足也。
  運者,周行也,聖人初學道時,心開了悟,清靜無染,外行眾善,不住行善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