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神經卷第十四,三皇傳授儀。
  右十四卷,今以授某,謹誓天神地祇,日月星辰,玄妙籙圖大有皇文,九天真仙都大神、五嶽四瀆諸山河源千神萬靈、二十五神,皆臨盟輔衛某身,神仙符籙小有真文,令某飛昇。五嶽之君受符行事,不得妄傳。畫一歃丹,告于三官,如仙都律令。
  男女姓名,詣某州縣鄉里,男女法師姓名,於某處受三皇天文,齎信對齋,歃丹為盟。某授道不得二心懷疑,皆當承師之誓。若不孝不仁、不忠不信,妄傳非人,口是心非,得道之後,背叛本師,宣露道真,綺言名道,世常聞見,是所寒心,身受灾殃,延及子孫。各以手書,分符契令,傳必得其人,不得妄傳,故共畫一為信。
  某州縣鄉里,男女法師姓名,於某處受。
  三皇經券
  維某年太歲月朔甲子,某州縣鄉里,男女道士姓名,如干歲,詣某州縣鄉里,男女法師姓名,於某處受三皇經券。
  讀券竟,舒置板上,師執朱筆上,令弟子捉下,共畫一。畫一畢,放筆。師命弟子執刀柄,以刃正置同字上,牽刀,師推刀破券竟,各巷綖縛之,置案上。弟子執鐶一雙,師執刀子刻之。初刻左,呼天皇諱字,弟子隨師口道諱。次刻右,呼地皇諱字。次刻中,呼人皇諱字。三刻畢,各以一鐶貫券,鐶小綖繫之,並置案上。此初案無者,可用別巾籍置先案左右。貫鐶竟,弟子開三皇文,伏看之,師依音讀授弟子。弟子隨師口道之。音在第四卷中,臨用事取之讀訖,置案上。開大字,如皇文法畢,卷各納囊中,置案上。次度黃女三將軍。弟子伏,師讀黃女神符,後年號至律令。次授三皇將軍。依文至後,弟子隨師讀訖,納囊置案上。次授九皇圖,圖中文字,師從始至末讀之。弟子隨師口臨時取經讀之畢,置案上。次授諱,諱門中字,弟子隨師口讀。次祝內精符曰:
  天皇主氣,地皇主神,人皇主生,萬靈衛身,使我飛仙,得見皇君,上昇仙都,九者之門。弟子亦隨師讀訖。券方一寸,納囊中。
  右縫塞囊口。次九天發兵飛騰符,無呪,直閉氣向符,心存呼三皇諱訖,通氣。券符納囊中。
  次授昇天券
  昇天券有兩文,省略者無龍等,合同四分,理帶不異。初授三皇,先分前者,此文詰屈,離合成章,存思感通,神真降授,令承師口讀訣如左。入山隱居者,亦可受後者,與前不相妨,理佩各依訣耳。
  昇天籍地何耽仙,靈皇暢我八威天。
  勿語勿諮備汝身,口口銜受陰風門。
  雷鳴電吼水發衝,坐起四顧返命根。
  龍虎吐納精和元,天井開闔玉閣聞。
  小星出入如劍形,好固分別以求仙。
  先授東方青文曰:
  高皇飛皇,靈皇祖皇,當保延某人神形。
  次朱文:
  子欲度戹,玉芝地生,上功有積,必超人形,別承木德,首昇皇庭。
  次黑文:
  大道太真,受學勤行。天師與其分券,三一以寧。太一須門,願子越兵,請命長久,道行身仙。
  次受券訣
  師命弟子起揖諸門,一拜一揖。次於大赫曜明門外,四拜太一、三元、四真也。次伏地,師上壇向北,拜太階正中經前。
  朝太帝,向北奏青繒章,覆奏伏須報應。偏受須此青章,文如黃表,若總授初一黃表,不須更用青章。然後起徐步,不奏章直,再禮而起。召弟子引入大赫門,一日奏炎南門也。歷巡行一周太階向北,再禮太一上君。
  次向北,六禮三皇君。
  次轉向東,謁帝君再禮。
  次轉向東,朝太清玉帝君、皇九君,九禮九揖。
  次轉向南,謁南極太始太昊君,再禮。
  次轉向西,謁帝君夫人、三師君夫人,各一禮。合八禮八揖。
  次西迴東轉至南面,正向北,再禮,伏聽覆奏,重啟。偏授時用大謝啟,總授大謝啟在後。
  師自迴案,分券受事,次謝四真四禮。次出月門,繞壇三周。步虛詠讚頌之儀也。總授未竟,不須謝四真,出月門步虛等。
  師執券,弟子執刀鋸,依師命破之。先破日月合同,次破天門合同。先題東者下帶身,金龍隨之。以青艇纏龍,著券背,紫紋囊盛之,置案上。次題南者下付宅,玉虎隨之。次題西者下山中,金鈕隨之。次題北者下付河,石馬負之。題三方,亦置案上,事都竟,依後文里宅及山沈流水也。
  次授靈書內文頌曰:
  上洞百八字,是明元始根。三皇世莽莽,故與獸同羣。
  化及黃帝初,選出三才賢。標舉八玄輔,倉頡至聖神。
  四目既聰智,畫迹善書文。文契既始立,卻數劫為年。
  用以相教化,劫劫有盟言。漸漸增智慧,各各著名勤。
  宣之轉恢廓,歷數成法輪。自非仁聖智,焉別三才元。
  故記賢用傳,漫漫山海津。妙哉神妙哉,孰知仙中仙。
  右畢,納囊中,置案上。
  次授丹書內文曰:
  三皇八帝,寶此內文,存行無怠,長為種民,
  運去隱淪,變白昇玄,神仙不死,應感則臻,
  來去是常,知之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