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法,不敢刪改,以替代臨事商量,其玄水液自具訣如後。
  服第一之丹,流珠九轉,及丹華二丹功能者,以甲子日平旦,向日再拜,長跪,服之如黍粟,即時神仙,上昇九天。服半黍粟,即為地仙,入水不濕,入火不燒,萬惡不中,兵刀不傷,變化自在,出入無問,役使鬼神,壽同天地。若欲去代,更有半黍粟,即時昇天。欲度俗人,服如小豆,即日昇仙。服半小豆,即為地仙。及六畜令服如大豆,即時昇天。故日:烏得之為鳳,獸得之為麟,蛇得之為龍,鬼得之為神,女得之為玉女,男得之為仙也。以蛇脂和為四丸,如彈丸許,埋所居宅處四角,即變為赤龍。舉宅昇天,去地七千尺,變為金玉,任情所適。埋一丸如雞子黃,隨所近遠,方圓千里,下徹九泉,其中所有江河山林,皆悉昇天矣。取黃土堅實細理者一斤,細檮篩,沸湯煮之三沸,以一銖投中,熟攪合和,煎令水盡,變成金。
  臣按此訣曰:乍聞法,誠不可信也。聖人所說義,或難誣。昔八公謂淮南王曰:我能一煎泥成金,凝汞成銀,固即此丹之力也。然以公之只授淮南王以五靈之法,殊不與九鼎之事也。是以劉安叩頭,竟不得之故。知之道難聞見者也。但赤銅黑鐵,加之以丹力,鼓以成糖,自然與常質不同,實不可懸非之矣。又以鉛,若錫,若水銀,若銅鐵一斤消之,投以一銖,皆成黃金也。此張天師至禁,故本經不具載也。
  第二之丹丹華法
  其丹華唯作土釜,一如白雪法,內藥封塗,立三鐵鍋上火之,一如本經第二之丹神符,丹訣中有四法。
  第一法以上經,用丹華之釜,飛二神符,具大善也。此神之丹一固,九上九下而不開也。以水銀納釜中,以牡蠣、赤石脂泥,泥兩土釜口,乃合之。陰乾之,立三鐵鍋上,去地九寸,以糠火火之一日夜,以下釜為上,不須開之,復一日夜。如是九上九下,乃寒之一日,開取之飛精,和以鯉魚膽,令濕浥浥,復納土釜中,封塗以六一泥,如封丹華之釜法,令乾,火之如前法,一日夜。凡九上九下訖,和西龍膏。西龍膏者,桑上露也。令浥浥。又別取鉛黃華,合水銀火之,如經、法,以作流珠五色玄黃。訖得十斤,分為九分。取一分復為二分。先作土釜三合六枚,訖乃取前九飛水銀,納土釜中,以五色玄黃二分,覆薦上下,以釜蓋之。封塗合際,以六一泥,令厚三分,陰乾十日。乃以糠火火之九日夜,寒一日,取上飛精,復納故土釜中。復取五色玄黃一分,分為二分,覆薦上下,封塗火之,一如前法。如是九轉。其第三轉輒易二新土釜,如太清丹九鼎極曜土釜法。九轉合用三合六枚。故本經云:三作九轉,即此是也。藥力節度,與流珠九轉同等。此神符丹,亦可變化汞為丹。其法取汞一斤,鐵器中火之,乃取神符丹一銖,投其中,攪之即化為神丹。名日還丹。故其經云:即治汞化為丹者是也。服之如丹華法也。
  又第二法神符,別作玄黃,一如本經,作玄黃訖。此玄黃者,謂水銀九斤,鉛一斤之玄黃,非如此華法中三玄黃也。乃取上流珠九轉玄黃水。
  臣按:張天師《玄黃水本經》云:丹華明是第一華,為水也。審細詳之,非丹砂、雄黃之水。其玄黃水法,三十六水中無正法。其水是蒸之水、不疑也。和之令如泥,以鐵器中火之令赤,乃和以玄水液。玄水液者,一名玄水澤,即是磁石水也。作之法磁石一斤,雄黃一兩,石膽精一兩,合檮納竹筒中,漆固如上,納華池中,三十日成水也。本方削竹如謙,戎鹽著中,埋之并中,不至水三尺,二十日成水。復納硝石,二十日水成矣。納雲母,二十日成水。常遲若不化者,更納埋之。言赤龍血,以丹砂納中。言青龍血,以曾青納中。言玄水液,以磁石納中。此法皆以井中埋之,臨事兩法,試取好者也。令如泥,納土釜中,封閉火之,一如經法。
  又第三法神符,取上流珠九轉中玄黃,和華池為泥,塗土釜訖,令乾。乃納水銀其中,以一釜蓋之,封塗以六一怩,陰乾十日。立三鐵鍋上,火之九日夜,寒之一日。發取服之,如丹華法。此之水銀,皆是成去毒九飛之水銀也。自餘皆不堪用。
  又第四法所用玄黃,亦是流珠九轉中玄黃也。下訖九丹所用土釜,皆如太清白雪土釜訣法,無異也。
  第三之丹神丹訣
  檮調雄黃、雌黃,一如本經。當先以玄黃,和醱為泥,以塗兩土釜內,令r 瞥□ 厚三分,陰乾十日。納雄雌二黃於其' 中,復以玄黃泥塗其兩土釜口,乃合之封塗,六州泥於合際上下釜外,通令厚'革-三分,令乾。立三鐵鍋上,火之如前法。
  第四之丹還丹訣
  先以譽石、礬石,合九物等,燒之於炭火中。訖合檮飾,納土釜中,以玄黃一斤,布其上一水銀一斤,置玄黃上。次以雄黃一斤,檮千杵,布水銀一斤,置七物各一斤,檮之布上,一如經說。封塗火之,亦如經法:勿失節度。
  第五之丹餌丹訣
  先以玄黃泥塗兩土釜裹,厚三分,令乾,乃納諸藥封塗。訖立三鐵鍋上,高九寸,火之如經法。
  第六之丹鍊丹訣
  以土龍膏、土龍矢,合黃狗膽、牡蠣、赤石脂為泥,塗釜訖。以玄黃布釜底,厚半寸,乃納諸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