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録集注 婺源江永撰
  
  卷一
  【朱子曰:此卷道体】
  濂溪先生曰:无极而太极
  【朱子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纽,品彚之根柢也。故曰:无极而太极,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朱子曰:太极之有动静,是天命之流行也。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诚者圣人之本,物之终始,而命之道也。其动也,诚之通也。继之者善,万物之所资以始也。其静也,诚之复也,成之者性,万物各正其性命也。动极而静,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命之所以流行而不已也。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分之所以一定而不移也。盖太极者,本然之妙也。动静者,所乗之机也。太极,形而上之道也。阴阳,形而下之器也。是以自其著者而观之,则动静不同时,阴阳不同位,而太极无不在焉。自其微者而观之,则冲漠无朕,而动静阴阳之理已悉具于其中矣。虽然,推之于前而不见其始之合,引之于后而不见其终之离也。故程子曰:动静无端,阴阳无始,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朱子曰:有太极则一动一静而两仪分有阴阳则一变一合而五行具然五行者质具于地而气行于天者也以质而语其生之序则曰水火木金土而水木阳也火金阴也以气而语其行之序则曰木火土金水而木火阳也金水阴也又统而言之则气阳而质阴也又错而言之则动阳而静阴也盖五行之变至于不可穷然无适而非阴阳之道至其所以为阴阳者则又无适而非太极之本然也夫岂有所亏欠间隔哉】
  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
  【朱子曰:五行具则造化发育之具无不备矣故又即此而推本之以明其浑然一体莫非无极之妙而无极之妙亦未尝不各其于一物之中也盖五行异质四时异气而皆不能外乎阴阳阴阳异位动静异时而皆不能离乎太极至于所以为太极者又初无声臭之可言是性之本体然也天下岂有性外之物哉然五行之生随其气质而所禀不同所谓各一其性也各一其性则浑然太极之全体无不各具于一物之中而性之无所不在又可见矣】
  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干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朱子曰:夫天下无性外之物而性无不在此无极二五所以混融而无间者也所谓妙合者也真以理言无妄之谓也精以气言不二之名也凝者聚也气聚而成形也盖性为之主而阴阳五行为之经纬错综又各以类凝聚而成形焉阳而健者成男则父之道也阴而顺者成女则母之道也是人物之始以气化而生者也气聚成形则形交气感遂以形化而人物生生变化无穷矣自男女而观之则男女各一其性而男女一太极也自万物而观之则万物各一其性而万物一太极也盖合而言之万物统体一太极也分而言之一物各具一太极也所谓天下无性外之物而性无不在者于此尤可以见其全矣子思子曰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此之谓也】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朱子曰:此言众人具动静之理而常失之于动也。盖人物之生,莫不有太极之道焉。然阴阳五行,气质交运,而人之所禀独得其秀,故以心为最灵,而有以不失其性之全,所谓天地之心,而人之极也。然形生于阴,神发于阳,五行之性,感物而动,而阳善阴恶又以类分,而五性之殊散为万事。盖二气五行化生万物,其在人者又如此,自非圣人全体太极有以定之,则欲动情胜,利害相攻,人极不立而违禽兽不逺矣。】
  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
  【本注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
  而主静
  【本注无欲故静】
  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徳,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朱子曰:此言圣人全动静之徳,而常本之于静也。盖人禀阴阳五行之秀气以生,而圣人之生又得其秀之秀者,是以其行之也中,其处之也正,其发之也仁,其裁之也义。盖一动一静,莫不有以全夫太极之道而无所亏焉。则向之所谓欲动情胜,利害相攻者,于此乎定矣。然静者,诚之复而性之真也。苟非此心寂然无欲,而静则又何以酬酢事物之变,而一天下之动哉。故圣人中正仁义,动静周流,而其动也必主乎静。此其所以成位乎中而天地日月四时鬼神有所不能违也。盖必体立而后用有以行,若程子论乾坤动静而曰“不専一则不能直遂,不翕聚则不能发散”亦此意尔。】
  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朱子曰:圣人太极之全体,一动一静,无适而非中正仁义之极,盖不假修为而自然也。未至此而修之,君子之所以吉也。不知此而悖之,小人之所以凶也。修之悖之,亦在乎敬肆之间而已矣。敬则欲寡而理明,寡之又寡以至于无,则静虚动直而圣可学矣。】
  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朱子曰:阴阳成象,天道之所以立也。刚柔成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