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赵文渊书,篆额)

  《曹恪碑》(天和五年)

  《时珍墓志》(宣政元年)

  《光州刺史宇文公碑铭》

  《李峻卜居记》(建德元年)

  隋碑
  《豆卢通造大像记残石》(开皇二年,直隶正定府崇因寺)

  《赵芬碑残石》(开皇五年,二石)

  《仲思那卅人造桥碑》(开皇六年,有额)

  《龙藏寺碑》(开皇六年)

  《王辉儿造像》(有《穆子容碑》气)

  《石窟寺修佛经石像碑》(开皇十三年)

  《曹子建碑》(开皇十三年)

  《惠云法师墓志》(开皇十四年)

  《巩宾墓志》(开皇十五年,篆盖)

  《荆孝礼墓志》(开皇十五年)

  《贺若谊碑》(开皇十六年,篆额)

  《李氏像碑颂》(开皇十七年,篆额)

  《通张妻陶墓志》(开皇十七年)

  《美人董氏墓志》(开皇十七年)

  《安喜公李使君碑》(开皇十七年,篆额)

  《龙山公臧质墓志》(开皇二十年)

  《澧水石桥累文碑》(开皇囗年,篆额)

  《青州胜福寺舍利塔下铭》(仁寿元年,孟弼隶书,有额)

  《孔文宣灵庙碑》(仁寿元年,隶书,篆额,完好)

  《信州金轮寺塔下铭》(仁寿二年)

  《苏慈墓志铭》(仁寿三年)

  《邓州大兴国寺舍利塔下铭》(仁寿二年)

  《曹礼墓志》(磨崖仁□□年)

  《仪同王君墓志》(大业元年,直隶定州)

  《刘珍墓志》(大业二年,隶书,有侧,有铭)

  《唐高祖为太宗造像》(大业二年)

  《吴俨墓志》(大业四年,篆盖)

  《宁[铭》(大业五年,有额)

  《修孔子庙碑》(大业七年,隶书,篆额)

  《李君辩造像》(大业七年)

  《姚辨墓志铭》(大业七年,欧阳询书,宋人重刻)

  《元智墓志铭》(大业十一年)

  《太仆卿夫人姬氏墓志》(大业十一年)

  《宋永贵墓志》(大业十二年)

  《隆山郡胜业道场碑》

  《德阳公梁公碑》(篆额)

  《河东首山郡胜业道场舍利塔铭》(篆额)

  《青州藏碑残石》

  《李靖上西岳文》(宋人伪作,然董以为大业末年,则亦出土久矣)

  《曹文宗残碑》

  《冈山摩崖》(魏、齐、周、隋皆有摩崖,而齐尤多,包慎伯所称《般若经》即云摩崖中也,今附于末焉)

  《尖山摩崖》

  《铁山摩崖》

  凡所次目,皆为穷乡学子,欲学书法,未知碑目言之。若大雅宏达,金石名家,扇欧、赵之余风,集琳琅之万品,诸朝著录,旁采辽、金,内地网罗,远洎蕃外,自能著书,无烦芹献。凡所著目,约之已甚。若犹畏其繁多,虑披采之不易,临写之难遍,杂冗乱目,无从下手,则更择其精者。若碑品之所列,流派之所论,选举既严,别白益审,必当尽购而熟观之。若诸碑之未见,家法之未熟,而遽欲言书,书乎书乎,匪吾攸闻。

  ●体变第四

  人限于其俗,俗趋于变,天地江河,无日不变。书其至小者。钟鼎及籀字,皆在方长之间,形体或正或斜,各尽物形,奇古生动,章法亦复落落,若星辰丽天,皆有奇致(钟鼎古文,虽为刘歆伪造,而所采多春秋战国旧物,故奇古可爱,考据经义则辟之,至于笔画之工,则不能以人废也)。秦分(即小篆)裁为整齐,形体增长,盖始变古矣。然《琅琊》秦书,茂密苍深,当为极则。自此日变,若《赵王上寿》《泮池刻石》《坟坛刻石》,下逮《少室》《开母庙》《建初残碑》《三公山》《是吾》,碑体皆方扁,益笔茂密。至《褒斜》《M阁》《裴岑》《尊楗阁》《仙友》等碑,变圆为方,削繁成简,遂成汉分,而秦分笔未亡。建初以后,变为波磔,篆隶迥分。于是《衡方》《乙瑛》《华山》《石经》《曹全》等碑,体扁已极,波磔分背,隶体成矣。夫汉自宣、成而后,下逮明、章,文皆似骈似散,体制难别。明、章而后,笔无不俪,句无不短,骈文以成。散文、篆法之解散,骈文隶体之成家,皆同时会,可以观世变矣。

  汉末波磔,纵肆极矣,久亦厌之,又稍参篆分之圆,变为真书。今观元常诸帖,三国诸碑,皆破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