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安都字成师始兴曲江人官至江州刺史涉猎书史工隶书
  刘善草
  王公干善草
  陈逵【或作达】其书不多见作行草古而腴肥而不剩肉虽未足以追配昔人亦自可珍至T草字则飘发而不滞稍有羲献之风盖非规矩形容王氏者至其合处乃有一斑T众人则有余T作者则不足故其书名独不赫然与前人争长宜哉宋淳化阁帖第四卷内有陈逵书黄伯思辨误以为逵尝为西晋中郎将乃云陈朝误矣
  释智永会稽人晋右将军王羲之九【一作七】世孙出家居永欣寺学书以羲之为师法笔力纵横真草兼备绰有祖风为一时推重求其书者跬庵履常满门阈穿穴以铁固其限尝作真草千文传T世学者率模仿焉

  ○后魏

  崔浩字伯深清河武城人官至中书令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研精工草书多写急就章世其迹以为模楷
  江式字法安陈留人官至符节令六世祖琼受学T魏卫觊数世不坠至式尤工篆体洛京宫殿诸门版题署皆其书也撰古今文字四十卷表上之大体依许氏说文为本
  蒋少游乐安博昌人官至龙骧将军青州刺史敏慧机巧工书画
  王由字茂道官至东莱太守善书画
  沈法会以隶书知名宣武侍书然未有如崔浩之妙者
  崔京伯
  王世弼
  刘懋
  庾导
  崔x
  李思弼
  刘仁之
  裴敬
  右并工草书

  ○北齐

  张景仁济北人官至通直散骑常侍幼孤家贫以学书为业遂工草隶
  姚元标魏郡人
  袁买奴济北人
  韩毅颍川人
  李超荥阳人
  右并同时能书与张景仁齐名
  殷英童善草隶
  赵仲将善行草
  刘逖善行草

  ○后周

  庾信字子山南阳人梁尚书肩吾子官至司宗中大夫俊迈聪敏博览t书兼工行草
  鲜于斯彦善行草
  元礼善草
  赵文深天水人官至书学博士书师王羲之为时所重

  ○隋

  薛道衡字玄卿河东汾阴人官至司隶大夫刻意学问声誉益彰为文必杜门{卧冥搜精思每一篇出则传播人口然未闻以善书称者岂非以文掩之耶道衡正书亦非泯泯众人之笔也
  阎毗榆林盛乐人官至将作少监工篆隶当时号为臻~
  刘仁范善书遭隋末丧乱不遑尊习每行坐辄书空画地
  刘玄平彭城人齐三公郎中珉之子赠贞范先生善草书
  赵孝逸汤阴人官至四门助书法王献之甚有功业
  房彦谦字孝冲清河人官至司隶刺史后入唐为长史令草书笔力浮紧
  卢昌衡字子均范阳人官至侍中善书评其书者谓如野笋成竹长风陨箨
  蔡君知济阳人汉左中郎将邕十四代孙官至蜀王府记室工楷隶
  张士L【士一作大】善行草唐李嗣真云张益州ば×钪体
  丁道护书不今不古遒媚有法
  蔺静文书甚为鲜洁殊有规则
  陈仁棱书字画清婉襄阳有石刻阿弥陀经
  贺混善行草
  窦庆善草
  虞世基字茂世会稽人官至内史侍郎沈静有{才兼善草隶
  虞绰字士裕会稽人官至秘书学士博学聪俊工隶锋I迅捷
  杨素字处道弘农华阴人官至尚书令太子太师善属文工草隶
  殷胄江南人工草隶
  释智果会稽人工书铭石炀帝甚器重之有所撰心成颂传T世
  释敬脱能用大笔书方丈字人有求者惟有一笔遒劲而不加修饰

  书史会要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

  书史会要卷五

  (明)陶宗仪 撰

  ○唐

  {祖李氏讳渊陇西成纪人仕隋封唐王受禅为帝豁达有大度书师王褒得妙故有梁朝风格
  太宗讳世民{祖次子方天下混一四海无虞乃留心翰墨粉饰治具雅好王羲之字出内帑金帛购人间遗迹得真行草书二千二百余纸来上万几之余不废模仿先是释智永善羲之书而虞世南师之颇得其体太宗乃以书师世南然尝患戈脚不工偶作戬字遂空其落戈令世南足之以示魏征征曰今窥圣作惟戬字戈法逼真太宗叹其{T藻识然自是益加工焉世南既亡以褚遂良侍书尝谓朝臣曰朕少时临阵料敌以形势为主今吾学书亦然作笔法指意笔意三说以训学者复善飞白笔力遒劲尤为一时之~
  {宗讳治字必善太宗第九子永徽之初百姓阜安卒以政归武氏几至亡国宋淳化阁帖第一卷内吊江叔并叔艺韫多材答进枇杷移营五桥四帖黄伯思辨误以为皆{宗书
  睿宗讳旦{宗第八子性淳和长而温恭好学训诂工草隶书取法正体不乐浮华
  玄宗讳隆基睿宗第三子临轩之余留心翰墨初见翰苑书体狃T世习锐意作章草八分遂摆脱旧学议者言其丰茂英特斯亦天禀
  肃宗讳亨玄宗第三子削平祸乱再造唐室亦杰然用武之君早r时玄宗为选佳士如贺知章等侍读左右气味渐摩非一日又当玄宗在御以行书八分章草书为时矜式肃宗以子职侍东宫方温醵